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的综合效益评价——基于湖北鄂州、洪湖市的实证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激化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具有可观开发潜力的宅基地逐渐被重视,政府主导的宅基地置换工程也应运而生。毫无疑问,政府主导宅基地置换涉及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需要科学客观地评价。综合效益评价是衡量宅基地置换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也是推进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评价了实践的效果,还丰富了宅基地置换理论,并且可以监督和指导宅基地置换的实践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数据来自对湖北省鄂州市、洪湖市、荆门市、潜江市等近20个县市典型宅基地置换区域的实地调研,共计获得农户的有效问卷156份,村委会干部和国土部门干部的有效问卷25份。本文以“构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实证分析——对策研究”为主线,梳理总结了相关理论和资料,通过对实证区域的综合效益评价,分析产生效益差别的原因,从而为提高综合效益提出可行的建议。   本文包括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全面总结了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并且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概念,包括宅基地置换、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和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的综合效益,另外还阐述了支撑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土地供求理论、系统理论、土地资源价值理论和效益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宅基地置换地区,特别是湖北省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的现状和特点,归纳出目前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分析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的综合效益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五章选取了湖北省鄂州市横山社区和洪湖市中原村为实证区域,运用第四章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揭示造成综合效益差距的原因。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政府主导型宅基地置换的对策建议,分别是:拓宽资金来源,重视资金平衡,注重发挥综合效益;鼓励农民全程参与,提高置换工程的社会效益;实施宅基地置换的全程监管,确保综合效益的实现;健全配套措施,为实现综合效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农村社区管理,保障综合效益的持续性。  
其他文献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之久,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这种“重速度,轻质量”的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地域性的旅游品牌建设、旅游管理职责、政府责任探究等问题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
介绍英、美、俄、芬兰等国书目规范控制的最新发展概况,以及目前国际书目规范控制发展的总趋势。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normative control
介绍《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的结构、特点,认为它是一本起点高,规范性强,通用性好,厚积薄发的指导计算机编目实践的重要参考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