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绮靡、清省向清丽的演进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it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六朝诗歌发展趋势,学界一般以“绮靡”来说明。这一说法有其道理。中国诗歌从建安开始走向自觉,这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们越来越注重排比、对偶、声律、词采等形式特征,绮靡的倾向逐渐明显。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标志着人们终于在理念上对诗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作出了明确界定。但是,换个角度看,我以为“缘情绮靡”也许并不能够真正说明六朝诗歌的实质。因为就在陆机提出此见解的同时,诗坛仍然有潜流的存在,那便是陆云提出的“清省”说。这一认识的存在,它使得诗歌的格局没有单一化地朝绮靡方向发展下去,而是在两种思潮的交错、斗争与融合之中丰满起来。此际,玄学思想的注入也呼唤着诗歌朝“清”的方向发挥和延续。于是,诗歌一方面吸纳了“清”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保持者对声律、词藻等绮靡的追求,从而孕育出“清丽”的诗歌观念,这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就是把诗歌内部的这种流变给以重新析理,以引起大方之家的关注。
其他文献
论文将“疯狂”作为研究“乡下人进城”小说的精神类型。乡下人作为“异乡人”闯进城市生存规则中,成为挣扎生存的城市“他者”,更甚者是被逼进生存绝境的“边缘人”。他们跨
陈三立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是“同光体”的领袖人物。对陈三立的研究,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其诗歌、政治主张、交往、家族史等方面,诗文研究明显不平衡,大都倾向于
目连戏发轫于北宋汴京的勾栏瓦舍间,河南是目连戏的故乡。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目连戏曾以各种形式长期演出并广泛传播。现存河南目连戏源于北宋《目连救母》杂剧而发生了较大的
近年来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束缚显示越发明显。国家在节能工作中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激励高能耗的钢铁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成为关注的热点。而现有的激励机制在钢铁企业
闻捷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颂歌时代富于艺术个性的作品,一方面,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诗意表达,建立了政治与文学的当代典型连结方式,以“红色经典”的姿态参与了新中国重建
一直以来,李德裕总是因其政治上的经历以及“牛李党争”的问题引起史学界的注意,而他丰富的诗文创作,特别是赋的创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不免为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本文尝试
长期以来,城中村社区的治理秉承"乡政村治"的规则,不过这种"村治"呈现出与社区集体经济高度粘合的特征,但是在"撤制"后,城中村被纳入城市范围,城中村治理呈现"双轨政治"的特
黄仲则(1749-1783)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虽体弱多病,仅三十五岁即去世,但才华横溢,于诗、词、文、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两当轩集》中共收录词作216首,统
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女性是有生命而无历史的,女性一直是依附于男性的,是缺席的。上个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古老中国的桎梏,“人的解放”、“女性的解放”的口号的
文章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