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支架再狭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资料和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的3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和评估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支架再狭窄情况、血压控制情况、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及血肌酐值。结果:32例接受PTRA患者中,技术成功率100%,随访1年时,1例女性患者术后出现支架再狭窄,狭窄程度为轻中度,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余31例患者未见再狭窄征象。术后1天及随访1年的血压和服用降压药物情况,分别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1天血压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随访1年时,患者收缩压由术前(155±16)mmHg降至(135±20)mmHg,(P<0.05);舒张压自术前(84±15)mmHg降至随访时(74±12)mmHg,(P<0.05)。患者术后1天血压控制的临床有效率(治愈+改善)为:78.12%,术后随访1年时,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有效率为68.75%;服用的降压药物种类从PTRA前的平均2种减少到1种或停药。随访时,5例PTRA术前肾功不全的患者血清肌酐值虽然较术前水平下降,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血管腔内治疗ARAS术后的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很低,对ARAS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通过血管腔内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血管腔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同时有很高的技术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的肾功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