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软实力形成发展的全球化依据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新境遇下,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方式发生倾斜,文化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软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美国有位享誉海内外的学者约瑟夫·奈首次对软实力这个词汇进行了准确详细的解释。随后,国内外学者掀起了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狂潮。而关于文化软实力形成发展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全球化的角度给予文化软实力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把握文化软实力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随着全球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首次阐释清楚文化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殖民者的殖民方式发生改变,在侵占领土的同时还进行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与渗透。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文化交往的彼此渗入则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产生文化的竞争与认同危机的产生。而最后文化软实力即是形成于这种背景下的文化竞争力和认同力,它是基于共同利益一致的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化范式。文化软实力源自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竞争与认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以,正是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竞争中势必产生强弱文化,而强弱文化的存在进而导致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落差的出现,这种文化的落差致使文化软实力呈现出高低不同的态势,即成为衡量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般性根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文化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实体的国家在面对人类共同利益、共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由原本的冲突矛盾转而走向文化的整合与交流。文化软实力亦随着这种趋势不断发展,其不仅表现为各文化体之间的竞争,更是全球性时代共同生活的文化表达,是全球化文化整合过程中解决共同问题的一种文化诉求,即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本质性依据,从而开启了从该维度来研究文化软实力形成发展的新视角。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顺应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趋势而制定与之相应的发展策略。不断弥补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文化落差,并积极的融入到全球化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去,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在价值,逐步拓宽本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并最终加强整个国家各方面的软实力水平,进而使该民族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为全球化的共同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量,并且能被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接纳、承认、推崇,甚至效仿,成为引领时代进步方向的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文化。所以,本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发展加以分析,为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全球化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港口之间竞争日益加剧,集装箱运输作为现代化物流方式成为港口实力重要衡量标准,各大港口竞相
行政诉讼制度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行政法律制约公权力和保护私人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行政诉讼制度在行政法理论研究及实务应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行政诉讼制度的价值
农业技术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农业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提高,2015年“中央
学位
现代性经历了深刻而长远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涉及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成就与思想观念等诸多领域。对现代性一词的运用最早开始于文艺复兴时代,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