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国际各银行竞相争抢的一个主要领域。金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此外,银行“脱媒”现象的日趋突出也迫使国有商业银行不得不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模式。与此同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截止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5.8元。居民的金融消费观念日新月异,他们对个性化、综合化、高知识化的金融需求明显增强。然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但与发展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导致供给缓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如何缩小个人理财业务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如何使个人理财业务走向规范化、国际化,提高竞争力等对其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从金融创新的理论角度,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实践经验,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问题。文章共分7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首先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思路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理论考察,介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金融创新理论。然后,介绍并评述了国外和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研究动态。第二章,介绍了个人理财基础理论,包括概念、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及经营模式、主要特点、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对银行的意义等。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总体特征,并以荷兰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为例,对其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史做出了阶段判断,旨在探析其发展特点和创新思路。最后,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并且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予以启示。第四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行概述,包括理财产品种类、发行规模、发展模式等。其次,从创新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供给历程进行了阶段分析。最后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供给现状。第五章,对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进行实证研究。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从需求主体、影响需求的因素入手,着重对居民个人理财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力求使国有商业银行清晰全面地了解居民真实的理财需求以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问题。第六章,通过以上供给与需求分析,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不足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七章,提出创新思路、途径、原则、方法,并且结合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创新对策建议,从而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解决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供需差距大、国内外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并为其未来长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