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意愿研究——以河南省杞县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城镇化和人口的迁移都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每一个农村人口都可能由农村迁移到“城镇”,而这位潜在的可能成为“城镇”的人口迁向城镇的现实条件,就是他要具有向城镇迁移的意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如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近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然而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市场化条件日益完善,农民的独立性也逐渐表现出来,他们是愿意留在“农村”还是迁移到“社区”,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民迁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政府和学界一般都是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研究相关对策,很少从农民自身出发,从个体农民角度思考探索问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研究立足于微观的农民,试图从农民的角度探讨影响他们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而解决迁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本文基于农民这种迁移意愿的思考,考察了传统农区河南省杞县的农民迁移意愿,选择了3个行政村做了问卷调研,以问卷调研的数据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以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民迁移意愿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迁移自愿度的政策。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主要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意愿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以及对本文将要用到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对本文内容做了总体的安排。然后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以及我国农民迁移影响因素的概况。第二部分是第三、四章,主要是对研究区域的介绍以及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影响农民迁移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家庭收入、年龄、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学龄儿童及适婚男子和农业收入比重等,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有城市因素、农村因素和制度因素。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是本文的结论以及针对第二部分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政策,以促进农民自愿迁移。
其他文献
土地是财富的源泉,民生的核心,发展的根基。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
区域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较少。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选择四川
学位
学位
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感受和领悟到文本中人物的经历和感情变化,从中获得各种想法,这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提高阅读、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引领学生正确阅读,积极鼓励学生用心灵去阅读。这样,让学生和书籍进行高层次的对话,学生就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一、初中语文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