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卡门》代表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首演100多年以来,依然经久不衰,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比才短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留下了不少未完成的作品,他生前未能看到《卡门》的巨大成功,令人遗憾和惋惜。
本文主要研究歌剧《卡门》的三首女中音咏叹调,从它的音乐、语言、声乐演唱、舞蹈及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的音乐背景、女主角的表演艺术等因素多角度分析比才如何塑造卡门这一鲜明的戏剧人物形象的,他使卡门的鲜明形象显现的自然、形象、传神、入骨。让人们感觉到当时那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那样的人物及故事的发生,势必导致那样的悲惨结局,所以说这三首咏叹调是整个歌剧故事发展结局的强大的、厚重的铺垫和积累。并且让我们也体验到了吉普赛音乐和舞蹈带给我们视觉、听觉、心灵等多方面的冲击和震撼。另外通过对《卡门》的创作背景以及它对当时法国观众和歌剧创作的重大影响,揭示出比才这位法国作曲家的卓越才华。他的音乐以一种新鲜、炽热、感人至深的力量,征服了全世界观众,通过大师的塑造,卡门的戏剧形象光彩照人,历久弥新,时刻闪耀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