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应用冷疗对减轻关节疼痛、肿胀,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比较膝关节镜术后应用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和传统冷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不同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的治疗时间对缓解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和肿胀的影响。以期寻求缓解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护理干预,为今后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研究一:将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符合要求的6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治疗组和传统冰敷冷疗治疗组,每组各32例。两组除冷疗方法不同外,均于术后每8h进行冷疗,常规进行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后24h和48h对两组进行疼痛和肿胀程度的评估,在术后48h评估膝关节HSS评分和舒适度,并对加压冷疗自动循环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术后疼痛、肿胀、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肿胀值、膝关节HSS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患者治疗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研究二:将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于该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9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31例,术后24h内行加压冷疗;对照组31例,术后48h内行相同的加压冷疗;空白组30例,术后不使用任何形式的加压或冷疗治疗,术后只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进行加压冷疗,每间隔8h行30min的加压冷疗一次。对术后疼痛、肿胀分别采用VAS评分、肿胀值进行评价,动态观察并记录三组术后48h内疼痛和肿胀情况。[结果]研究一:两组研究对象术前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术后24h和48h疼痛和肿胀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术后48h膝关节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适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87.5%的患者非常认可该方法能在半小时内缓疼痛,90.6%非常认可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肿胀症状;患者对于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这种新型治疗的总体效果的满意程度中,96.9%的患者非常满意,并且愿意把该种治疗方法推荐给其他患者。研究二: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的疼痛情况均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48h内疼痛与肿胀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一:与传统冷疗相比较,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对于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缓解更具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研究二:膝关节镜术后进行加压冷疗治疗可减轻患肢疼痛,缓解肿胀,与应用48小时的加压冷疗自动循环系统治疗相比较,应用24h进行此治疗即可得到临床满意疗效,并可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下地活动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