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赶超路径初探——基于贸易理论的视角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s1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做出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决策,而中部地区却面临着塌陷的困难局面。直至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才引起政界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12月12日,中共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富民兴赣,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为江西在中部地区乃至在中国崛起给予了政策指导。   本文从国际贸易理论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法,探讨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在全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承接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并举的战略选择。基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前提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张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国际贸易,此理论可以为江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梯度推移提供思路。而新贸易理论拓宽了传统假设条件,主张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开展贸易,该理论则为江西采取反梯度发展战略提供新视角,江西省可从产业、空间角度实施反梯度发展战略。   本文在结构上共分6章。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理论依据的探讨部分,本文在分析了贸易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和梯度与反梯度推移理论后得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表明经济中的空间梯度是客观存在的,梯度差是决定经济流向的基础。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往和流向的本质,且广义的贸易包括产品的流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为区域间的梯度推移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石。而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现状,则提供了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反梯度推移策略的理论依据。本文将梯度理论归纳为两点:其一,区域间经济在空间上存在差异,评价这种差异需要用多元化指标;其二,区域间经济推移的方向是不定的,即区域贸易的流向是不定的。传统梯度理论未从根本上解释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原因,也未从微观上给出这种空间中经济运动的元素,该理论的提法有待商榷,但承惯例,本文从经济流动的方向划分为:梯度推移和反梯度推移。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给出了对江西省经济竞争力的评价。该部分比较了江西省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应用竞争力模型比较了江西省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并从贸易理论视角出发,比较了江西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科技水平等要素禀赋的差异。   本文第三部分结合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详尽地探讨了梯度推移策略和反梯度推移策略在江西省实现新跨越赶超路径中的应用。江西省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存在梯度差,为江西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梯度推移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梯度推移要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优化社会基础结构等策略。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西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西省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吸引外商投资不但是江西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江西省实施反梯度推移策略,实现经济崛起跨越的一个重要环节,产业反梯度是在承接梯度推移基础上实现的。江西省不应单纯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梯度推移,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与合作,增强经济的外向性。然后本文以江西省光伏产业,旅游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等为例,提出江西省实施反梯度推移的具体策略,其中包括扶持重点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依托自主创新技术,实施“投资式走出去”战略;甘当配套产业链条,实施主动填缝、错位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iPad、iPhone通吃  类似于M35,全新的M36同样有着纤薄的机身,流线的造型,经典的黑白双色组合显得时尚而典雅,质感精良的它,放在家里也可以成为一件养眼的摆件。看似简单的M36其实还暗藏玄机:翻转M36的箱体,便可以看到底部隐藏的支架,向后旋转而出即可将M36稳固地支撑在桌面上,略微上仰的角度便于用户获得最佳的听音角度。转到机身正面,用手指轻推下方弧形凸起,即可看到旋转而出的接口,好似魔
期刊
股权分置制度的出现是中央政府在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命令对经济剩资源进行控制的能力的条件下,希望通过市场手段重新对经济资源进行控制的努力。股权分置作为过渡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