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银行业的运转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在2008年也经历了严峻考验,为有效应对危机,国家及时出台了四万亿经济刺激和十大产业调整等一揽子计划,确定了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基本方针,实行非常规的财政货币双重政策,各家银行积极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和银行自身的稳定、均衡、持续发展。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中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上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银行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银行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全球范围内大批银行纷纷倒下,中国银行业巍然屹立于东方,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本文尝试把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引入到银行发展的特殊性之中,从战略高度研究与探讨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提升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挖掘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实证结论进行深入分析。从分析结果看,随着股份制改革和上市融资的成功,国有控股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上优于股份制银行,规模经济效应凸显,公司治理得到改善,盈利能力得到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加强,但国有银行的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风险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股份制银行应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努力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