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文在对上海可移动式垂直绿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其景观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优化,并对4种典型的垂直绿化植物进行了蒸散规律及节水灌溉研究,以指导科学合理的灌溉措施的制定,保证绿墙的景观效果。1.2010年3月-5月,调查了上海市26个可移动式垂直绿墙。调查表明使用植物共61种,涉及34科47属,草本42种,木本19种;使用栽培介质主要为草炭、自然土和珍珠岩复混介质与自然土两种,两者使用率达69.2%;灌溉主要采取自动滴灌和人工浇灌两种方式;景观效果无法持久;应用形式主要为包囊式、构架式和抽屉式三种。2.进行了植物耐旱性、灌溉水平和栽培介质3因素混合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6月1日-8月31日和6月1日-10月31日两个时间段,栽培介质皆选用自然土为佳,但复混介质与自然土差异不显著,可酌情使用;栽培介质含水量(即灌溉水平)宜选择100%-40%最大持水量,植物健康生长且较长时间保持景观效果;第一时间段植物材料选择红叶石楠和大花六道木这一类的景观表现好,第二时间段选择类似红叶石楠的植物较好,能在各种水分条件和栽培介质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3.4种垂直绿化植物蒸散和节水灌溉试验的结果显示:(1)4种植物各4种灌溉水平,共16个处理的蒸散曲线皆是单峰型,在8月份出现蒸散高峰,不同月份月蒸散量皆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大花六道木、亮叶忍冬、红叶石楠和佛甲草最高月蒸散量分别为459.14mm,440.25mm,417.52mm,347.78mm。(2)由蒸散规律和植物长势分析可得,佛甲草的节水灌溉下限为55%-25%最大持水量,而其他3种植物为40%-25%最大持水量,包含了研究2的40%最大持水量,验证了试验结果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