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虚拟的非正式组织已经深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这种背景下,从微观层次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起模式、运行规律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解析大学生参加网络自组织的动机、方式和行为特点,总结易被接受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科学化发展和管理模式,引导大学生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运用概念分析方法对网络自组织的概念、类型和特性进行规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实地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的网络自组织认知和参与行为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后借助案例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了信息型网络自组织、关联型网络自组织、关系型网络自组织的典型案例——人大经济论坛、魔兽公会、大学生QQ群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以引导大学生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上网习惯、易被接受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规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无中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进一步而言,大学生的网络自组织认知和参与行为呈现出以下规律:首先,大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自组织的功能、类型、信息供给能力和沟通便利性等内容的认知越清晰,大学生的网络自组织参与行为越确定。其次,宽松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自组织运行规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参与网络自组织。第三,明确的参与动机是大学生参与网络自组织的驱动力,网络自组织的信息传递功能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使网络自组织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自组织案例解剖结果证明,信息型网络自组织、关联型网络自组织、关系型网络自组织的运行机制、属性、功能和影响具有差异性,这表明,对于不同的网络自组织应该区别对待,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规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