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绿化带植物小叶女贞中镉砷含量调查与分析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920997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环境监测中,绿化带植物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监测对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中的镉、砷都不是植物必需元素,毒害大,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拟以成都市绿化带植物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了绿化带植物中镉砷含量、分布以及与所处环境的相关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 (1)建立痕量、超痕量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2)建立痕量、超痕量砷的蠕动进样-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3)一、二、三环路的绿化带植物小叶女贞根、茎、叶中镉、砷含量分布调查与分析; (4)小叶女贞中镉的含量分布与所处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建立了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小叶女贞根、茎、叶中的镉和砷的分析方法。采用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湿法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小叶女贞中的痕量镉、砷进行了系列测定,揭示了这些痕量元素在成都市一、二、三环路的绿化带植物小叶女贞各器官中的含量分布情况和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镉在同一植物中的各部位表现为根(叶)>茎,砷在一、二环为叶>茎>根,三环为根(叶)>茎。成都市的镉污染并不是很明显,平均含量在0.3 mg/kg左右,但砷在一、二环路的平均含量为0.8 mg/Kg左右,三环路约1.2 mg/kg,应引起重视。镉、砷在成都呈区域化分布趋势明显。这一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市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氧氟沙星和四环素是水体中比较常见又难于被生物降解的抗生素,已严重损害了水体环境及人体健康。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ZnO薄膜、过渡金属Co和Ni掺杂ZnO薄膜作为光阳极,用于光电催化降解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研究。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采用一步液相沉积法成功地制备了Co掺杂的ZnO(Co-ZnO)薄膜电极。构建了传统的三电极体系:分别以掺杂薄膜电极、铂丝、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
学位
天然氨基酸作为一种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表现出了许多功能性和高度选择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广泛的应用而快
毛细管电泳(CE)由于其高效、快速、进样量小、操作简单、且对蛋白质,DNA和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具有显著的优势,使其很快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但在pH>3.0条件
三氟甲基化的杂环化合物通常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特别是三氟甲基基团能够增强这类化合物的化学、代谢稳定性,亲酯性以及膜通透性。不对称催化构建三氟甲基季立体中心是当前不对称合成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不对称催化傅克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然后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手性螺环磷酸,探索其在不对称催化合成含三氟甲基氮杂手性季碳的苯并噁嗪酮衍生物中的应用,并探索了反应机理,主要获得的创新结果如下:1.发展了
超支化缩水甘油是一种稳定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其分子内部为聚醚,分子周围有大量的羟基。这些特点使超支化缩水甘油在催化剂载体、生物医药、聚合物电解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