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实现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仅延续了学习的时间,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论文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了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移动背景下学习发生的变化,阐释了移动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内涵,并且以此为基础,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移动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基于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小学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实际研究,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选题以信息化数字时代为背景,以提出有效的移动学习策略为目的,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多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移动学习是利用移动设备的支持并借助通信技术作为传输一种学习媒介,它具有移动性、及时性、跨时空性、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移动学习基于非正式学习理论、境脉学习理论、活动学习理论以及经验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基于操作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等。第三部分,自主学习模型的研究以及基于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型建构。以麦克库姆斯、齐莫曼、温内和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型为基础,建构了以移动学习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模型。框架主要包括问题,目标驱动、确定目标,内容、提出问题、在线答疑以及自我评价。第四部分,实践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发现移动学习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大部分部分学生用来解决作业难题,但面对移动设备学生又缺少一定的自控能力。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移动学习虽然便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可控性低,所以学生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在移动设备上的学习。第五部分,案例研究,对目前主流的移动学习app,“纳米盒”“英语趣配音”“百词斩”等进行研究分析。第六部分,提出策略,通过上述调查研究,从自主学习者、学校和教师以及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第七部分,总结和展望,论文梳理了自主学习的模型,以及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并提出了基于移动的自主学习模型,没有对新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