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鹿茸是传统的珍贵滋补保健品,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鹿茸的加工我们提出了按物性分组综合开发的理念,即将鹿茸按溶解特性分为脂溶性组、水溶性、不溶性组分,分别研究其活性组分和药理功能,根据其药理功能分别开发相应的产品。本研究对鹿茸脂溶性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和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用乙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按照极性小的到极性大的顺序提取鹿茸的脂溶性成分,马鹿茸的总提取率为7.88%,梅花鹿的总提取率为8.62%,而单一溶剂提取时最高的无水乙醇提取得率马鹿茸为3.10%,梅花鹿茸为3.29%,分段提取大大的提高了脂溶性成分的得率,并且两种提取方法在每一段的得率相差较小,说明了分段提取的方法是可行的。2.对两种鹿茸中的磷脂用乙醚、乙酸乙酯及无水乙醇进行了提取,马鹿鹿茸中总磷脂的含量乙醚提取为0.39mg/kg、无水乙醇提取为1.24mg/kg、乙酸乙酯提取为0.56mg/kg,梅花鹿鹿茸中总磷脂的含量乙醚提取为0.45mg/kg、无水乙醇提取为1.86mg/kg、乙酸乙酯提取为0.58mg/kg,说明磷脂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醇提取物中,约占50%。因此,提取鹿茸中磷脂类成分乙醇应当是最好的溶剂。3.将分段提取的各段脂溶性物质进行脂肪酸分析,从脂肪酸的组成来看,虽然有个别的组分差异,但是总体来说,大致上是相同的,都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棕榈烯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2-羟基-十六酸、花生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上看,以C16和C18为主,含量最多的饱和脂肪酸是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最多的是油酸和亚油酸。4.磷脂的薄层分析结果表明,卵磷脂存在于乙醚和无水乙醇提取物中,且大部分存在于无水乙醇的提取物中。5.小鼠抗疲劳实验表明实验,鹿茸脂溶性成分能够提高小鼠抗疲劳作用,且成剂量依赖关系。随着剂量增加,小鼠在疲劳转棒上坚持的时间明显增长,具有显著差异(P<0.01)。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对于血清尿素氮而言,无论是哪个剂量组的都比对照组含量低,且是随着剂量的高而降低,有明显的剂量关系和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于血清乳酸而言,无论是哪个剂量组都比对照组含量低,且是随着剂量的增高而降低,也有明显的剂量关系和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于肝糖元而言,无论是哪个剂量组都比对照组含量高,且是随着剂量的增高而增高,同时也有明显的剂量关系和显著的差异性(P<0.05)。这说明脂溶性组分可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加快其血乳酸的分解,减缓尿素氮的生成和增加其肝糖原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