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巴布剂的研制及体内外透皮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氯芬酸钠(DCS)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非甾体抗炎药之一。但其半衰期短,且存在明显的胃肠刺激、造成胃肠紊乱及溃疡等问题。为更好的发挥其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延长作用时间,实验将DCS制成一种交联型巴布剂。本研究建立了DCS溶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该法准确可靠,操作方便快捷。考察不同介质中DCS的溶解度,并测定其油水分配系数,为实验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处方基质的筛选,最终选择部分中和的聚丙烯酸钠NP700为巴布剂基质骨架材料,卡波姆98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增粘剂,甘羟铝为交联剂,高岭土为填充剂,甘油为保湿剂,EDTA为交联调节剂,PEG400为消泡剂。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以初粘力、持粘力和感官评价作为综合指标,优化巴布剂处方。采用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肤,以促渗倍数和时滞为考察指标,研究DCS体外透皮扩散动力学行为。实验考察基质pH值以及几种促渗剂对DCS巴布剂体外透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DCS在pH6.5较pH5.5透皮速率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吐温80无明显促渗效果,氮酮促渗效果较小且时滞长,油酸、薄荷醇与冰片在浓度分别为3%、3%和1%促渗效果显著。经二元联合促渗研究,选择3%薄荷醇和1%冰片作为DCS的促渗剂。自制DCS巴布剂质量评价表明,巴布剂膏体外观、赋形性、含膏量、初粘力、皮肤追随性和膜残留量均符合要求,三个月的加速试验表明巴布剂性质稳定。体外释放研究表明DCS呈Higuchi模型释放,体外透皮速率为110.55μg·cm-2·h-1,12h累积透过率为38.86%。自制DCS巴布剂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DCS透皮效果好,生物利用度高,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0.30%,且与体外透皮效果相关性良好。
其他文献
<正>目前莲都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70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25家,区级39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目前,莲都区累计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
日前,德力西电气宣布正式推出其年度重磅新品“新纪元系列”。作为德力西电气最新一代产品系列,“新纪元系列”产品家族成员包括:CDW9万能式断路器系列、CDM9塑壳断路器系列和CD
5月29日,财政部发出第八百六十三号和第八百六十四号两则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其所涉及的问题有两类:第八百六十三号与招标文件技术需求设置有关;第八百六十四号涉及招标项目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前几天跟一位农民朋友聊天,谈到了农产品生产怎样才能赚到钱。他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行业科技的进步,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但是保持效益的持续攀升却并非易事,常
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的实践意识,寻求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力地增强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以实现初中地理所要求的新课程标准。新课改所指定的课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和准确检测我国小麦赤霉病菌种类的方法,直接采用发病麦穗快速提取DNA,并结合特异性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的小麦赤霉病菌种类进行快速检测。该检测方
如何实现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这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首要议题,而完成国家整合又是这一历史性任务之奠基工程。与西方国家大多以“政权下乡”或“行政下乡”实现国家整合
FIashGeI是我们网虫下载的必备工具但默认的设置可能并不适台我们,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台理地使用这辆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