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下人脸识别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各项任务都取得了巨大突破。人脸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重要的方向之一,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在实验室理想场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模型已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然而在自然场景下,由于人脸分辨率低、人脸姿态不统一等问题,人脸识别模型仍存在缺陷。由此,本文针对自然场景下的人脸识别问题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自然场景下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问题和侧脸识别问题。本文以迁移学习作为整体的研究方法,将在限定场景下训练好的人脸识别基础模型迁移到自然场景下。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为:(1)首先针对人脸识别基础模型的主干网络和损失函数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对偶注意力机制的主干网络,并提出了多任务优化的损失函数。在主干网络的优化上,引入了细粒度识别方法中的对偶注意力模块,构建了基于对偶注意力机制的主干网络。在损失函数的优化上,首先对当前加入角度余量的损失函数进行改进,提出了类别自适应角度余量算法,并与Arc Face结合,提出了类别角度余量自适应的Arc Face损失函数crm-Arc Face,并将crm-Arc Face和Center Loss通过BNNeck模块进行组合,最终构建了多任务优化的损失函数。经实验证明,基于注意力机制、类别自适应角度余量和多任务损失改进后的模型相比基础的Arc Face人脸识别模型有准确率的提升。优化后的人脸识别基础模型为后续在自然场景下的迁移奠定了基础。(2)针对低分辨率场景下的人脸识别问题,采用超分辨率算法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策略,提出了身份特征信息约束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该算法以RCAN网络作为人脸超分辨率的主干网络,并在传统像素级的均方误差损失函数基础上,加入了特征向量和特征图损失函数,作为身份特征信息的约束,在提高人脸分辨率的同时,将基础模型所提取的特征迁移给超分网络进行学习,使得超分得到的人脸保留了用于后续识别的身份特征信息。针对身份特征信息约束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本文又提出了相应的分阶段训练方法。经实验验证,身份特征信息约束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对于低分辨率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有较大的提升,与目前性能领先的算法在准确率上接近,并在训练成本和部署成本上表现更好。(3)针对侧脸场景下的人脸识别问题,根据迁移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知识蒸馏的侧脸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采用知识蒸馏的方式,将基础模型提取到的特征迁移给侧脸特征提取网络进行学习。针对学生网络即侧脸特征提取网络的搭建,本文在Res Net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人脸角度估计模块,增加人脸角度先验,进一步降低了训练收敛的难度。在蒸馏信息的选择上,基于图算法进行了优化,使得迁移的信息为更具辨别力的人脸特征向量。经实验验证,基于知识蒸馏的侧脸特征提取算法对于侧脸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有较大的提升,与目前性能领先的算法相比,在±90?极端姿态侧脸的识别上有更高的准确率,且在算法的推理速度上表现更优。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数据量、尤其是移动端数据量的迅速增长对现有的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wireless system,5G)因其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大的网络容量、更高的频谱效率等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并已开始商用。作为5G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能够提升链路可靠
卫星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互联网具有传输时延低、通信链路功率损耗低及发射成本低等特性,通过星间链路和组网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通信服务,在覆盖范围和全天候移动接入等方面,是对传统地面互联网的补充。近年来,随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提出和LEO卫星成本的降低,LEO卫星互联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LEO卫星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场
为降低水泥产业碳排放,越来越多的工业固废被运用到水泥产业中。石灰石粉是采石破碎、石材加工和骨料生产的工业副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惰性填料替代细砂运用在水泥制品中。尽管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石灰石粉中的少部分能溶解参与反应,但其应用仍受到限制。同时,在建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为在常温下尽可能加快模板周转率,对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强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为解决石灰石粉活性较低、应用受限的问题,本文将石灰石粉与高活
学位
近年来,半导体制作工艺的成熟使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成本不断下降,且LED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等优势,其逐渐取代日光灯、白炽灯等成为照明设施中采用的主流光源。因此,能够利用LED同时实现照明与通信双重功能的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光正交频分复用(Optical 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