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分析视角解读《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女性意识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73年的作品。这部小说仍然以莱辛一直都关注的女性问题为主题,着重于女性心理世界的开掘,刻写了一位中年女子在某个夏日来临之时,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变化和心理体验,并真实地反映了中年妇女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和陷入的困境。作者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女性内心关于婚姻、自我、年华和性的困惑与迷茫。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角度,结合多丽丝·莱辛的观点和主张,通过对小说中被忽视、被压抑的女主人公凯特的梦境的解析以及探析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其认识自我、构建自我的曲折道路,从而展现出在当今男权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妇女渴望并且努力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婚姻的问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精神世界自我的迷失和自我的寻找的实质。女主人公凯特经历一个夏天的迷茫、困惑、探索、思考,充分意识到丈夫和孩子们所带给她的家庭的温暖是无可替代、无人能及的。于是她重新回到现实生活,重新回到平淡但却真实的婚姻生活中去。她经历的情感、心理历程和变化过程说明女性应该抑制住特有的女性感伤和对爱情的渴望,找到自己在社会主体中的地位,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体现了莱辛从根本上构建一个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渴望。  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分别从心理结构层面和人格结构层面细致地分析了文中的女性意识。第五部分总结通过本小说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局限性以及怎样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第六部分为总结段。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12日,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的“质量管理创新项目成果发布会暨质量管理研讨会”上.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施精益管理提高企业效益”项目获得了省
学位
无论汉语还是日语,关于体的研究都是一个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问世。很多学者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对汉语和日语的体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多数是以“夕”和“
近日,“中欧建筑工业化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发表了《建筑建材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rn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已实现装配式可持续绿色智能建筑和通
期刊
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自1868年问世以来,一直影响着美国文坛,先后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赢得无数读者的心。  奥尔科特在思想上深受父亲及艾默生超验主义的
<正>近日,中建八局"超大空间多角度异形斜面吊顶施工技术"经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鉴定,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采用圆形抱箍和一字型抱箍与上部网架球连接,可实现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