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环境保护问题被推上新高度。企业作为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其环保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形势下,经济、环境与社会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企业发展贯彻的新理念,而环保行为一方面体现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另一方面,其作为企业运营活动的一部分,符合成本-收益理论,即在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从而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一定要求。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公众了解企业环保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而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从内部来看,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现有文献中,对财务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相关性,而对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关系的研究则主要选取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以及持股比例方面的变量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直接影响。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视角,采用可持续增长模型构建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衡量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从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分析公司治理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直接影响,并将其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讨其对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如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即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好的上市公司,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公司治理变量中,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董事会规模以及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同时股权制衡度、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兼任情况均能对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增加股权制衡度与董事会会议次数,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促进作用,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则会削弱这种促进作用,甚至使使两者之间变成负相关。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我国政府需加强上市环境信息披露的立法与监督力度,同时优化其内部治理结构,以促进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进一步探索了财务会计与环境会计的内部联系,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为上市公司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