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城市动态变化分析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人口集中、集约经济活动及不同生活方式的复杂社会,是人类活动的缩影。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它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功能的变化上,而且也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获得城市动态变化的信息、了解城市动态变化的趋势,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服务信息,以使城市向着良性的、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本文采用2001年IKONOS和2006年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以ERDAS IMAGINE、ArcGIS及ArcView为操作平台,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例进行城市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东胜区建成区面积由2001年的1932.80公顷扩展到2006年的3258.88公顷,六年内扩展了1326.08公顷,扩展速度是221.01 hm2·a-1,年平均扩展强度指数是1.96,属于高速扩展。随着东胜区建成区面积的扩展,城市质心发生了转移,质心经度由2001年的109°5934"转移到2006年的109°592",质心纬度由2001年的39°4851"转移到2006年的39°49O",2006年相对于2001年城区质心位置向西北移动,移动距离为0.77km。 (2)2001-2006六年内东胜区城市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趋势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和绿地面积增加,而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的部分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绿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当然其他用地类型之间也有相互转换,如居住用地转化为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转化为居住用地等。 (3)运用GIS技术,通过三项空间形态指标对东胜区2001-2006六年内该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分形维数、形状指数下降,紧凑度指数上升的结论。由此说明:东胜区的用地扩展类型为填充式发展类型,城市内部用地紧凑节约。 (4)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东胜区城市动态变化的首要的驱动力因素,同时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胜区扩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将抽象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的过程来加以外化,才能为多种
地理事象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其驱动机理在地理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乡村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格局变化。我国城乡发展
地理时空对象总是处于连续变化之中,具有很强的时空依赖性和动态性特征,现势性和连续性是地理时空对象与时空紧密相关的两大特性。而因为缺少持续的数据来源,许多地理时空数据库
文章是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草原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内容。通过对甘肃省草原灾害历史资料的收集,明确草原灾害现况,参考了气象局发布的灾害预警分级标准,构
在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化质量提升过程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对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商业发展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杭州市商业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联动关系,分析城市商业发展、商圈形成、发展演化动因与轨道交通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互动机制。当下是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速建设时期,杭州修编了400多km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10条地铁线,4条城际铁路线。杭州城市商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逐渐进入局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