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知识抽象、繁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生物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在高中教材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生物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在阐述模型建构研究的缘由之后,将其运用于这两个章节的教学实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践研究法来研究解决以下问题:(1)48中高一学生对模型及模型建构的了解情况及原因分析;(2)将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步骤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有无成效;(3)寻找使用模型建构教学的最佳时机和策略。本研究以模型建构为载体设计调查问卷,对高一学生模型及模型建构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表明:(1)学生对模型的认识比较片面,有待提高;(2)学生在平时的生物课上很少使用模型建构;(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模型的应用,也就无法落实新课标对学生掌握模型方法的要求。鉴于此,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章节为研究内容,将模型建构教学分别运用到这两节的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中在所带高一两个班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将两个班级设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班使用模型建构教学,在对照班使用常规教学。之后进行专题测验,对这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用数据分析模型建构教学的优点,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用实际行动阐明模型及模型建构的优越性,供老师们参考,增强老师们运用模型建构教学的信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模型建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重难点内容;(2)模型建构教学有利于学生整合生物知识,建构知识框架;(3)模型建构教学能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质量;(4)模型建构教学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