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动态观察及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血栓的形成时间、不同时间段发病率、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为临床PICC相关性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PICC使用质量。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附属医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置管情况、并发症等。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态观察PICC置管后直到拔管或化疗满6个疗程期间血栓形成情况。置管后24h内测量肘关节上1Ocm处置管血管的血流速度、血管直径以及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于置管后5-7d,9-14d及每次化疗时均进行超声检查1次。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n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使用Forward LR法进行变量筛选。研究结果1.共收集资料完整者263例,检出PICC相关性血栓109例,发生率为41.44%(109/263),第1个化疗周期结束后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26.60%,到第6次化疗结束时为45.65%,血栓累计比例不断增加。2.血栓发生中位数时间为15天,最早发生于置管后24h内,最晚发生于置管后127d。1月内共发生血栓约81例。22.02%(24/109)、26.61%(29/109)、9.17%(10/109)的患者发生于置管后的第1、2、3周,16.51%(18/109)的患者发生于第2次化疗。8.26%(9/109)、9.17%(10/109)、5.50%(6/109)、2.75%(3/109)的患者分别发生于第3、4、5、6次化疗。3.109例血栓中完全性血栓32例,占29.36%(32/109);症状性血栓26例,占23.85%(26/109),其中73.08%(19/26)的患者出现肿胀,26.92%(7/26)的患者出现肢体酸痛或胀痛,53.85%(14/26)的患者出现静脉炎性症状;深静脉血栓24例,占22.02%(24/109)。4.血栓发生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史、有同侧置管史、置管时选择传统穿法、导管尖端异位、活动能力差、血流速度慢、血栓史、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为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1.PICC置管的癌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高,且多无血栓相关症状,因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以尽早发现PICC相关性血栓,给予治疗。2.PICC相关性血栓多发生于第1、2个化疗周期内,置管后应积极指导患者掌握预防血栓的方法,以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病率3.应积极开展B超引导下Seldinger技术置管,减少血管损伤;建立PICC置管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拔管,降低置管次数;若要进行再次置管,应尽可能选择对侧血管,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病率,提高PICC使用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媒体对刑事案件过度进行报道会损害司法的独立性,甚至还会损害到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对于媒体报道刑事案件,应设定一定的原则界限以避免这些消极影响。一是媒体报道刑事案件应以不损害司法独立原则为限,二是媒体报道刑事案件应以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限。  关键词:媒体报道;刑事案件;司法独立;当事人;合法权益  当代社会,随着媒体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生活发展的重要力量,媒体报道也广泛深入到社
目的:探讨江苏汉族人群蛋白激酶Cη(PRKCH)基因1425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55例脑梗死患者和225例对照,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
目的:探讨羊膜对眼眶爆裂性骨折导致的软组织损伤粘连的预防作用,观察其对视神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6只, 10只为置入骨片后一周观察组,另外10只为置入
With the rapid global proliferation of the Intet an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nline education, one form of distance education is currently becoming the 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