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下穿客运专线沉降预测及控制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盾构隧道下穿通过客运专线对沉降要求苛刻的客运专线和盾构隧道施工本身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家也颁布了高铁试行版规范,并规定高铁沉降限值,用以指导施工;然而关于路基沉降限值,规范只考虑了高铁修建过程中的单因素影响,并不完善,而在已建好客运专线的条件下进行下穿施工作业在国内也几无类似工程案例可供借鉴。本文以广州地铁9号线广州北-花城路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盾构隧道下穿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时的轨道板沉降规律,首先确定轨道板沉降限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预测下穿过程中的轨道板纵向沉降和横断面不均匀沉降,主要研究工作有:1.初步提出盾构下穿客运专线时路基沉降标准为10mm;2.分析不进行MJS工法加固地层时,分别考虑动力、静力荷载,研究盾构下穿引起的轨道板沉降规律,最终沉降结果达到了58.7mm,以此作为加固方案的对比工况,并证明了加固的必要性;3.分析MJS加固过程及其加固后的轨道板沉降规律,同时考虑拟动力、静力荷载,并进行加固-不加固对比、动荷载-静荷载对比进行结果全方位分析,最终最大沉降值仅为9.6mm;4.分析了3种不同情况下轨道板的横向不均匀沉降值,结果表明最不利条件下不均匀沉降约1mm;5.对沉降槽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证明隧道下穿过程中路基沉降标准为10mm是合理的;6.针对分析中得到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且有益于控制路基沉降的安全措施,以期为相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同源多倍体水稻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不均衡,易于形成多价体和落后染色体,以至于育性低下,表现为结实率低,抵消了其形态优势,导致产量较低。本实验室在利用远缘杂交
近年来,随着桥梁、公路等大型构筑物向着盐渍土地区的扩建,构筑物的耐久性问题受到重视,尤其是水泥基材料在盐渍土地区的抗硫酸盐侵蚀问题。解决水泥基材料在盐渍土地区的抗侵蚀问题,将很大程度提高盐渍土地区构筑物的耐久性。白明高速海拔相对较高,气候干燥,土地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地表常有白色泛碱现象。本文对比、结合白明高速现场和试验室的条件,从以下几个方向来研究不同种类水泥基材料抗硫酸盐侵蚀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