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钾盐是我国紧缺矿种之一,尽快找到钾盐矿床是摆在我国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我国已发现的钾盐资源大多是陆相成因,但从世界范围内看,海相沉积形成的钾盐矿才是世界钾盐资源的主要来源,要解决我国钾盐资源紧缺的问题,就需要加快开展海相钾盐(包括深层富钾卤水)的勘察和资源评价工作。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卤水产区,深层卤水资源丰富,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各层系皆有卤水分布,其三叠系中下统盐系一直是我国寻找海相碳酸盐型钾盐(富钾卤水)的重要靶区,并先后于1980年在川东北宣汉构造的和1991年在川西平落坝构造连续发现了高品位的富钾卤水,展现出较好的找钾前景。本文以四川盆地三叠系典型储卤构造富钾卤水的资源评价为目标,对富钾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模式→资源量评价”完整的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大量收集重点储卤构造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四川盆地三叠系富钾卤水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平落坝构造和宣汉构造富钾卤水的地球化学体系存在矛盾,表现出既沉积又溶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富钾卤水的成因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原生沉积海水在成钾作用上应做进一步的划分,而溶滤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可能在富钾卤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较以往认识更重要的作用。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富钾卤水的综合成因模式,提出了富钾卤水的成矿要素和评价要素,为富钾卤水的资源量评价提供依据。对深层富钾卤水资源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评价方法构成的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以适应不同勘探程度储卤构造的评价需要。其中,容积法是长期以来计算富钾卤水资源量的主要方法,计算原理和计算过程较为简单,适合中等勘探程度的区域;三维地质体模拟法是针对传统容积法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它依然保留了容积法圈区算量的评价思路,但提高了深部地质数据的使用效率,能够获得较容积法更优的结果,适合于勘探程度较高的区域;矿床模型法是一种在各种类型矿床所赋存的典型地质环境中估计矿产资源的类比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对模型区和预测区成矿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定量类比,进而求取资源量,适用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域。在资源量方法的基础上,基于VC++和Open GL开发了深层卤水资源量评价软件BrineEvaluator,该软件可以为资源量评价的标准化与客观化提供平台。利用本文提出的资源量评价方法和评价软件,对四川盆地的一些典型储卤构造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川中磨溪构造采用了三维地质体模拟法,川西平落坝构造采用了容积法,川南自流井构造、长垣场构造、邓井关构造采用了矿床模型法。结果表明三维地质体模拟法是对容积法的有效改进,矿床模型法是建立在评价要素基础上的推断模型,论文提出的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可以有效的对不同勘探程度的储卤构造进行资源量评价。本文探讨了四川盆地深层富钾卤水的成因模式,建立了更加合理的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形成了准确易用的资源量评价软件,对以资源量评价为目标的大型沉积盆地深层富钾卤水资源评价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