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稳定剂对槲皮素纳米晶的体内外行为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晶(nanocrystals,NCs)被认为是由少量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或聚合物)稳定的纯药物结晶纳米粒,平均粒径小于1000 nm,通常在200~500 nm。尽管NCs处方中稳定剂的用量较少,但是其在维持NCs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稳定剂可吸附在纳米粒表面通过静电排斥和/或空间位阻作用防止纳米粒的聚集与团聚,从而维持NCs的稳定。在NCs的制备中,稳定剂的选择通常是基于NCs的粒径大小及物理稳定性,通常以获得粒径小、分布均一且能够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纳米粒径的NCs为准。然而,NCs处方中的一些稳定剂不仅能够维持纳米晶的稳定,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此外,不同稳定剂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及NCs的分散能力而影响难溶性药物NCs的溶出,进而影响药物吸收。因此,探索稳定剂种类对难溶性药物NCs体内外行为的影响,研究其影响规律及机制,对于NCs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槲皮素(quercetin,QT)为模型药,羟丙甲纤维素E15(hypromellose E15,HPMC E15)、普朗尼克F127(pluronic F127,F127)、普朗尼克F68(pluronic F68,F68)、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succinate,TPGS)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为稳定剂,采用介质研磨法分别制备5种相同粒径的槲皮素纳米晶(quercetin nanocrystals,QT-NCs),即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QT-NCs/GL,并对其体内外行为进行初步探究,以更好的推动NCs制剂的设计与开发。采用介质研磨法,以HPMC E15、F127、F68、TPGS和GL为稳定剂,制备QT-NCs,以平均粒径(particle size,PS)及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优化工艺,包括研磨转速、研磨时间、氧化锆珠子的用量。结果显示,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QT-NCs/GL的最优工艺:研磨转速1500 r·min-1、研磨时间2 h、氧化锆珠子用量4 m L。最优工艺所制得的QT-NCs/F127的PS为(201±10)nm,PDI为0.19±0.02;QT-NCs/F68的PS为(194±10)nm,PDI为0.20±0.01;QT-NCs/TPGS的PS为(205±13)nm,PDI为0.20±0.01;QT-NCs/GL的PS为(199±12)nm,PDI为0.20±0.02。QT-NCs/HPMC E15的最优工艺:研磨转速2000 r·min-1、研磨时间12 h、氧化锆珠子用量为5 m L。QT-NCs/HPMC E15的PS为(206±8)nm,PDI为0.20±0.02。PS分析结果显示,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QT-NCs/GL的PS均在200 nm左右,PDI约为0.2。QT-NCs/HPMC E15的Zeta电位为-(37.37±0.32)m V,QT-NCs/F127的Zeta电位为-(14.27±0.15)m V,QT-NCs/F68的Zeta电位为-(14.43±0.55)m V,QT-NCs/TPGS的Zeta电位为-(12.23±0.31)m V,QT-NCs/GL的Zeta电位为-(25.17±0.45)m V。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和QT-NCs/GL均呈短棒状及不规则的颗粒状,PS约为100~300 nm。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QT原料药及不同稳定剂制备的QT-NCs以结晶态存在。储存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放置7 d,QT-NCs/F127、QT-NCs/F68和QT-NCs/TPGS稳定性良好,QT-NCs/HPMC E15和QT-NCs/GL存在分层、沉降等现象;在常温条件下放置7 d,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和QT-NCs/GL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PS和PDI逐渐增大,出现聚集、沉淀等现象。饱和溶解度结果显示,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QT-NCs/GL的饱和溶解度显著高于QT原料药和其对应的物理混合物,而物理混合物的饱和溶解度相较于QT原料药均有所增加。体外溶出试验结果显示,将QT制备成NCs后的累积溶出度显著优于QT原料药,不同稳定剂制备的QT-NCs累积溶出度也有所差异,表明稳定剂种类可以显著影响QT的体外溶出行为。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对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和QT-NCs/GL的口服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与QT原料药组比较,QT-NCs/HPMC E15、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和QT-NCs/GL 5组的AUC0t和Cmax均显著增加,5组QT-NCs的AUC0t呈现如下顺序QT-NCs/F68>QT-NCs/HPMC E15>QT-NCs/GL>QT-NCs/F127>QT-NCs/TPGS,证明NCs可以显著改善难溶性天然产物QT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不同稳定剂制备的QT-NCs的AUC0t均有所差异,表明稳定剂种类能影响药物的口服吸收及体内驻留。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对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和QT-NCs/GL的注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进行探究。注射药代学研究表明,与QT-NCs/F127比较,QT-NCs/F68、QT-NCs/TPGS和QT-NCs/GL的AUC0t均增加,且AUC0t呈现如下顺序:QT-NCs/GL>QT-NCs/TPGS>QT-NCs/F68>QT-NCs/F127。组织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尾椎静脉注射QT-NCs/F127、QT-NCs/F68、QT-NCs/TPGS、QT-NCs/GL混悬液后,在心、肝、脾、肺、肾中均有分布。不同稳定剂修饰的QT-NCs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布行为,肝脏的AUC0t顺序与血浆AUC0t一致。此外,QT-NCs/GL在肝、脾、肺的分布最高。结果证明不同稳定剂对于靶向组织分布能产生影响,表明稳定剂种类能影响QT-NCs注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综上所述,在体外溶出中,QT-NCs的累积溶出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受稳定剂种类影响;在口服药动学中,将QT制成NCs能显著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5组纳米晶制剂的AUC0t存在差异;在注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中,QT-NCs/GL的AUC0t显著高于QT-NCs/F127、QT-NCs/F68和QT-NCs/TPGS,不同稳定剂修饰的QT-NCs具有不同的组织分布行为,该研究证明了稳定剂种类能对QT-NCs的体内外行为产生影响,对于NCs在难溶性中药中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VEGF,MMP-2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根据相关肺癌治疗
学位
目的通过使用归脾汤加减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睡眠障碍,观察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症状的缓解,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睡眠障碍患者90例,且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中医对照组、西医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中医对照组是在常规PD
学位
中药乳香指产自索马里或埃塞俄比亚的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植物B.bhaw-dajiana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乳香药材有特殊香气,味微苦,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等作用。乳香在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状。作为近几年研究的热门药材,大量的文献表明乳香中所含有大量的萜类化合物,是乳香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了进一步阐明乳香的化学组成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及上巨虚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postoperative ileus,POI)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研究其对血清炎症反应与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今后电针治疗腹部术后POI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和妇科行腹部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学位
传统中医汤剂由于携带不便,煎煮麻烦和耗时长,味苦服用量大,不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以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代替传统中药饮片的用药形式相继出现,是中药饮片的有益补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同时也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产物。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公司投入了中草药配方颗粒的研究与生产,并达到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但是由于不同厂商与公司之间缺乏一个统一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从而造成了
学位
目的:探索江西产地新鲜紫苏叶、白术在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动力学及其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获得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等多目标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为开发符合中药干燥特性的干燥设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紫苏叶、白术干燥动力学研究研究江西产地新鲜紫苏叶、白术在不同温度(30、40、50、60、70℃)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过程中,干基含水率、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的关系,以及干燥速率随干基含水率的变化曲
学位
报纸
穿心莲内酯(AG)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和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痢疾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抗炎、抗菌、保肝、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活性,被誉为天然抗生素。然而,穿心莲内酯的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问题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采用纳米晶体技术与介孔硅纳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穿心莲内酯以纳米结晶的形式负载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中,以期改善穿心莲内酯的溶
学位
报纸
起重机械属于我国八类特种设备中事故较为高发、多发的一类。基于中国和近邻发达国家日本的起重机械事故统计与比较分析,从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起重机械安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