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群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群育思想”,有着重要而丰富的关于“群育思想”的智慧,历代儒家学者对其深入研究并实践之,使之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儒家的群育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群育思想在我国早已有之,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群育思想。随后一些教育家在先秦儒家群育思想的基础上,对群育进行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主要包括三种群育观分别是“群育”就是指社会教育,代表人物有严复、蔡元培;“群育”就是培养合群、合作、团结精神的教育,代表人物是潘光旦、梅贻琦、罗辅重;“群育”是关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教育,代表人物是张伯苓。另外在先秦儒家群育思想的影响下,毛泽东、张学良、任弼时都进行过学校群育实践。到了近代,一些海内外学者对儒家群育思想进行了研究,韩钟文认为通过学习社会规范,使受教育者自觉地遵循社会规范来调节自己的社会行为,增强社会历史责任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为社会服务的合格成员,是孔子群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等等。 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群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出先秦儒家群育思想的思想内涵。孔子的群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是“仁”:孔子群育思想的哲学之基;二是“修身”:孔子群育思想的题中之意;三是“礼”“乐”“诗”:孔子群育的实施途径。孟子群育思想主要包括“性善论”是孟子群育思想的基础和“仁政”是孟子实施群育的手段两个方面。荀子的群育思想包括:明分使群:荀子群育思想的基础;礼义:荀子群育的实施途径;君民关系:荀子群育的重要内容。 儒家群育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与时俱进,绵延发展了两千多年,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凝聚力的日益增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我国更加强大与和谐,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我国需要实施群性教育,并且一以贯之,不仅要在家庭、学校实施群育,而且要对整个社会的人民进行群性教育,主要应注重一下几点:以孝悌慈敬为主,注重发挥家庭的群育功能;学校教育应注重以仁为主的群性教育;社会群育实践应贯彻以“和为贵”的原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参附注射液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影响,研究运动药物联合治疗心衰方案的效果。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
皮亚杰在探究知识本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类能使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采取特定的活动的知识,这类知识蕴含认知结构,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认知结构源于婴儿的格式,并非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