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如“聋哑英语”、“应试英语”等问题。最新高考英语改革指出,英语仍为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一系列的问题和改革要求中学老师重新审视教学目标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制约其他教学要素的基础。开展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过程研究,既可以帮助老师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问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目标研究由来已久。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自1956年问世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2001年该理论经过重新修订,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修订版的分类表来分析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现状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可以清晰反映“学什么”、“教什么”、及“一致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阅读法来研读教学目标相关文献,分析《新课标》里如何确立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证研究以高中英语教师36篇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用修订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来分析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旨在回答如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意识如何,他们是如何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第二,通过什么教学活动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第三,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如何。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都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很多因素影响他们确立教学目标。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记忆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和应用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是一项长期目标,而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较高级的认知过程通常作为手段辅助实现较低级的记忆和理解的教育目标上;此外,有些教师不能区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第二,记忆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目标通常以重复和复述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解概念性知识的有效教学活动是使用正例和反例;而应用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往往指导学生形成流程图更有成效;第三,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很好,但是仍然存在有些教学目标根本没有相应的教学活动现象。本研究的局限在于36篇的教学设计不足以代表所有高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目标现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尽管如此,本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现状提供了信息,并且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实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