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闭环光纤微流操控的流速传感特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芯片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化学合成与分析以及生物细胞/大分子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因其具有高通量的检测能力而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在这些微流芯片的应用中,对微流流速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于一些需要流速控制的微流芯片应用,通过高精度注射泵的直接控制可以满足需求。然而,考虑到直接使用注射泵的时间延迟和流速偏差问题以及微流通道高度集成的特点,在其它需要更加精确且实时的流速控制应用场合中,一个具有高精度、实时以及便于集成的流速监测装置是急需的。为此,本课题使用了光纤微流操控技术,利用平端面单模光纤在微流环境中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操控,通过分别在开环操控模式下监测微球的操控距离以及闭环模式下监测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来检测微流的流速。在开环操控模式下,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不变,微球的操控距离随微流流速的变化而变化;而在闭环操控模式下,通过反馈控制稳定微球的操控距离,即激光器输出功率随微流流速的变化而变化。此外,为了实现满足开环和闭环操控模式的工作环境。在本课题中设计闭环光微流操控平台,其中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实现。硬件部分的实现主要是搭建满足闭环光纤微流操控的闭环回路。软件部分实现了闭环操控的整个控制流程,包括显微镜图像的获取,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识别出微球的位置以及反馈控制、界面交互和信息显示等功能。为了理解光纤微流操控原理以及流速传感原理,本文对光力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微流流速传感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基于闭环光纤微流操控的流速传感的可行性。在流速传感实验验证部分,分别在开环模式下和闭环模式下对该流速传感方案的测量动态范围、灵敏度、稳定性和测量的可重复性等特性参数进行了检测。在开环测量模式下,在操控距离为550um时获得了最低10nl/min的流速测量下限;闭环操控模式中,在使用最大输出功率为300 mW的980 nm泵浦激光器的条件下,闭环操控距离为15 um时获得了最高100000nl/min的流速测量上限。结合开环和闭环的操控模式,最终实现了近4个数量级的流速测量动态范围,即测量动态范围为10 nl/min到100000 nl/min。最后,通过对几种基于不同流速传感原理的流速传感器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中提出的流速传感器可以在实现大测量动态范围的同时兼顾测量灵敏度的需要。
其他文献
EMCCD的高灵敏度、高量子效率和低噪声等特性使其在微光成像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微光条件下,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都比较低,一般通过提高EMCCD的倍增增益来获得清晰的物像
人们不断开拓新技术来提升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传输容量,包括密集波分复用、偏振复用以及高阶调制等。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兴起,人们对信息需求量呈现出爆炸式
微结构光纤模间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各类微结构光纤的新型Mach-Zehnder干涉仪。与传统的双臂Mach-Zehnder干涉仪相比,由于微结构光纤独特的模式特性,模间干涉仪将原本分两路传输的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一般是由金属和电介质周期性排列的单元结构所构成,它具有天然材料不具备的某些特殊电磁性质。超材料的电磁响应不仅由它的构成材料决定,也与其谐振单
21世纪被人们称为信息的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安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确保我国的信息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针对慢性胆囊炎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痛苦程度以及生存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前来我院治疗慢性胆囊炎的70例患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其管理过程非常复杂,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前工程核算和成本控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
光学频率梳技术的出现,为实现光学频率的精准测量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一种基于微谐振腔的克尔光频梳,以其卓越的光频梳性能和简单的实验配置成为研究的热点。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