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策略对消费者偏差行为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者偏差行为是指消费情景中常见的违反公众道德准则或价值观的行为,该类行为能对组织、他人乃至社会造成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如,污损商品、顺手牵羊等偏差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负担;受贿好评、插队等偏差行为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随意停放共享单车、挥霍浪费等偏差行为甚至会造成阻碍社会道路治安、破坏人类生态环境等严重后果。然而,至今为止,大部分消费者偏差行为的研究都在探究消费者偏差行为的形成机制,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到如何抑制消费者偏差行为。与此同时,拟人化策略,一种为非人类客体赋予人类特征的营销手段,多次被证实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认知、感知、态度及行为。那么,拟人化策略能否对消费者偏差行为产生抑制效果?如果可以,又是如何实现抑制作用的?本文基于共情—利他假说和承诺—信任理论探究了拟人化策略对消费者偏差行为作用机制的黑箱,并采用情景实验的方法收集了 435份电子问卷作为样本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拟人化策略能够抑制消费者的偏差行为,共情和信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本文还深入探究了拟人化线索(印象型线索、互动型线索)对共情和信任的影响差异以及拟人化关系(仆人型、伙伴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不采用拟人化关系类型时,拟人化线索类型对共情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含有互动型线索的拟人化策略对信任的作用强于单一印象型设计。伙伴型关系会强化互动型线索对信任的影响,同时,伙伴型关系也会削弱互动型线索对共情的影响。仆人型关系会强化互动型线索对共情的影响,并削弱互动型线索对信任的影响。本文首次弥合了拟人化营销策略对消费者偏差行为之间的研究空隙,结合线索维度和关系类型维度探究了其对消费者偏差行为的作用机制黑箱,丰富并拓宽了拟人化研究广度。同时,本文推进了关系营销和拟人化营销之间的研究进展,并为企业开展拟人化策略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指导意见。
其他文献
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有效弥补了以往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一系列不足。素质拓展训练包含大量的体育项目,有效增加了小学阶段体育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活泼性以及趣味性。比如: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密码破解、野外求生等活动都能够使小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一个新的认知,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热情,由被动接受体育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经济体系日趋成熟。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常态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当放缓发展速度,积极地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促进内涵的增长。企业的内部管理与运营发展关系到企业的未来,而工商管理则是企业内部管理及运营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工商管理的路径,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容地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本文针对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
期刊
GMP是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强了对医药产品GMP的认证工作,并积极推行GMP认证体系,有效督促各医药行业加强洁净厂房建设力度,确保各医药洁净厂房内空气中悬浮颗粒洁净度等级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设计规划、工艺设备引进和维护、消防设施配套工作,确保建设主体明确该洁净厂房的特殊用途,规范设计,有效解决消防安全问题。对此,文章主要探讨GMP医药
报纸
<正>连政办发〔2022〕6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2〕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21号)精神,加快建立统一的绿
期刊
工程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基,能够给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根基。工程技术的发展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而工程的建设中包含的技术也同样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对于工程而言,其自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维持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保证工程的精确性,确保能够给相关行业带来良好的协助。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利用测绘技术来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并且还应当尽可能将新的测绘技术充分应用出来,确保
目的 评估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应用多潘立酮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9月—2021年6月接诊的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0,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积
<正>维生素D为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作用于肠、骨、肾及甲状旁腺等靶器官发挥其对钙磷稳态、骨代谢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维生素D调节脂质代谢、葡萄糖稳态及免疫应答等骨骼外效应也日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调查[1-2]显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肥胖作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3]。现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与肥胖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维生素D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