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特征对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全球金融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金融行业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核心位置,而银行业又在金融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银行的稳定发展对一国的经济形势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银行破产等现象的发生,轻则重创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重则导致蔓延至全球的银行倒闭潮。研究认为,2008年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的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是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缺位,从而导致银行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风险。此次危机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与风险承担行为的重视,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也围绕二者展开。董事会治理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核心机制,对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运作效率起着关键作用。董事会结构特征能够直接影响董事会制度的运作效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体有效性。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股改、上市及各种改革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上面,很多治理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其真实作用。鉴于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尤其是董事会治理机制并不健全的现状,关于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特征与风险承担水平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因此,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结构特征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为研究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研究了这一课题。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
  首先,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在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对风险承担影响的这一课题中,相关文献资料更少。因此,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为视角,理论研究并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特征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
  其次,在被解释变量的选取方面,本文选取了风险加权资产占比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巴塞尔委员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中,信用风险约占60%,操作风险约占30%,市场风险约占5%。风险加权资产占比能够综合反映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而且是一个事前指标,能够体现出银行对于风险的主动选择行为,因此,该指标是衡量银行总体风险承担水平的较好指标。
  再次,国内学者在研究商业银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时,大多将重点放在了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上,而对组织制衡机制的研究较少,同时,在对组织制衡机制的研究中,对董事会结构特征进行全面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则更少。因此,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董事会结构特征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7个部分:
  第1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以及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
  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
  第3章:相关理论概述及概念界定。首先,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其次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解释,包括董事会治理与董事会结构特征、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涵义和衡量指标等,为下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第4章:理论分析董事会结构特征的内部因素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具体影响。
  第5章: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及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进行了简单描述,其次系统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情况、董事会持股比例等董事会结构特征方面的现状。
  第6章:实证研究。本章选取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择合适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等确定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得出了回归结果,并进行了实证结果的分析。
  第7章:研究结论及建议。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时,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最后,则根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董事会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
  2、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但显著性水平不是太高。
  3、董事会四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数量、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
  4、女性董事占比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说明女性董事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的作用有限。
  5、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这与国外相关的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关于国内其他行业的研究结论相左,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从上市银行董事会结构特征的角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1、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首先,在董事会成员选择上,要选择具有不同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社会关系的人组成董事会,这样才能既可以发挥董事会成员的自身优势,又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进而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其次,在董事会成员数量选择上,最好选择奇数,因为数量为奇数时更能做出有效决策。
  2、提高独立董事占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主要措施包括增加独立董事占比,切实提升独立董事独立性;完善独立董事聘任及选举机制;逐步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等。
  3、加强专业委员会制度建设,强化专业委员会职能。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配套措施,商业银行内部也要加强相关董事会治理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专门委员会制度建设,强化专业委员会职能。商业银行还要选聘一定比例的优秀员工进入相关专门委员会。员工比任何外部群体更加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可以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意见。
  4、逐步推行董事持股计划,建立多层次的董事会激励约束机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强制董事持股并锁定的制度,并适度提高董事持股比例。同时也要注意将董事会持股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过高的董事会持股比例可能会导致将银行的控制权转移到个别大股东手中,从而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5、优化董事会组成结构,提升董事会成员素质。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优化董事会成员性别结构,逐步增加女性董事占比,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年龄结构方面,将老中青三代充分结合,可以形成有效的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降低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在选聘董事会成员时,要优先选择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
  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限于本人在知识、时间及资源上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样本选择上,本文基于可操作性的考虑只选择了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样本数量可能过少,得到的实证结论缺乏强大的说服力。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我国越来越多银行上市以及作者操作水平的提升,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样本数据,从而能够得出更加准确、严谨的研究结轮。
  2、本文仅仅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研究,随着数据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可以设法收集到我国非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而对非上市银行中董事会结构特征与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可以将研究结果与上市银行的相关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3、在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上,可以进一步细化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衡量指标,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选用不同的衡量指标,具体考察董事会结构特征对其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法等手段设计出一个能够全面代表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综合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
  4、在董事会结构特征的衡量指标方面,本文仅选取了几个可以简单量化的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加入董事会稳定性、董事会成员背景等复杂指标,以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期刊
报纸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会议
期刊
商业银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客观、公正的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利用各种实证研究方法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改进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业界非常重视的问题。  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值,分析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可以根据二者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升经营管理以及风险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