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感应电机磁场定向与效率优化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88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线感应电动机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能够直接产生直线机械运动,不需要中间传动转换装置,因此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部门应用广泛。直线感应电动机用于轨道交通具有非黏着牵引、噪音低、初期投资较小、经济适用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城市交通方式。由于直线电机气隙较大,效率一般较低,采用效率优化控制能够减少其运行能耗,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直线电机结构特殊,存在边端效应,对电机特性影响很大,相比旋转电机,电机的数学模型更为复杂。本文在建立直线感应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方程,实现了直线感应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动态补偿励磁电流分量,该方法能够保持电磁推力恒定,实现较快的电机动态响应速度。   直线电机运行时存在动态边端效应,对气隙磁通和励磁电感等影响很大。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励磁电感参数辨识算法,能够计算电机动态励磁电感参数,辨识结果符合电机动态特性,调整模型能够准确计算电机的初级电流和次级磁链,为电机的特性分析和控制提供准确的数学模型。   本文研究了基于模型法的直线感应电机效率优化控制策略。指出直线电机初级漏感较大,如果忽略其影响,将造成较大的损耗计算误差。提出了包含初级漏感铁损的损耗模型,根据该损耗公式推导效率优化控制算法,得到初级励磁、推力电流分量比值的最优关系,能够提高不同速度和负载工况下电机的稳态运行效率,特别能够提高轻负载工况下的电机效率,而且采用优化算法没有明显影响电机运行的动态特性。   本文提出基于搜索法的效率优化算法,在线测量电机输入功率,以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黄金分割算法搜索初级励磁、推力电流分量的最优比值,实现了直线感应电机的效率最优控制。提出的算法不依赖电机的模型和参数,能够提高轻负载工况下的电机效率。当负载、推力变化时,保持最优效率点运行,不需要重新启动搜索算法,具有较快的搜索速度。   本文比较了模型法和搜索法两种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在轨道交通直线牵引电机中的应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区间较短,稳速运行区间也较短,采用搜索法进行效率优化控制的寻优时间较长,采用模型法进行效率优化控制又受到实际工况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因此,提出两者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搜索法寻找运行工况的最优电流比值,在实际运行时按照已经搜索的结果进行优化控制,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
其他文献
稀土永磁由于其高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永磁电机、机械电子、卫生医疗等领域,但是近年来稀土永磁材料面临着各种问题。首先稀土永磁的重要原材料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人们过度地开采以及低效地加工和利用,稀土资源储量已迅速减少。再加上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巨大,造成了当前稀土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另外,由于某些稀土还是制造一些高精设备和尖端武器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稀土材料的稳定供
作为广泛应用于零售业的电子设备,POS机在日常消费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相关部门对零售行业的监管变得更加困难。铁电存储器以其高速度写入
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大区域电网间的互联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和维护复杂性不断增大,系统运行于更接近极限的状态,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可能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研究开发的热点。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BMS)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
定子绕组与铁心之间的绝缘破坏就会发生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这是发电机最常见的一种故障。随着发电机容量的增大,由于定子绕组对地电容增大和新型冷却技术的应用,定子绕组接地
随着矿井大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胶带输送机已成为高产高效矿井输煤的主要运输设备。在胶带输送机的连续生产中,常会出现打滑、撕裂、跑偏、堆煤等现象。为了提
第十一讲:临帖与创作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不仅对于初学者,即使是艺有所成的书家,临帖也是旷日持久之功——有源头活水,才会渠水清清。不同的学习阶段,临帖时的侧重点
银杏内酯B(GB)是天然产物中最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作者所在工程研究中心前期开发的GB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良好疗效。鉴于GB的脑靶向性尚存提升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已经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尤其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布式电源主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对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有助于向用户提供低碳、高效的“绿色电力”,对于促进电力工业向智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微网作为一种整合利用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形式,能够通过灵活的控制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供电质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