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学校教育科研呈现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教师不仅对研究数据的分析整理越来越倚重信息技术,而且研究成果的展示以及研究活动的组织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网络教研的兴起。对网络教研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部分一线教师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自发地进行网上教学讨论活动。随后开始了区域性的网络教研探索,对网络教研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综合看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网络教研的研究并不多,关于如何保障网络教研的有效性的研究也不系统,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在对中小学网络教研的特点、功能、管理机制及支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网络教研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目前网络教研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探寻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的策略。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研讨。第一,从理论层面剖析网络教研,分析网络教研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做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使得网络教研的发展具备了现实条件,成人学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学校管理学理论又是其理论基础。网络教研的特点、功能和组织管理机制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在对网络教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以“学校领导是否重视网络教研”、“学校对网络教研的组织与管理情况”、“学校组织网络教研的效果如何”、“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教师对网络教研的满意度”等为维度编制调查问卷。以东、中、西三个地区的6所中学和4所小学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调查,主要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有关统计分析,透视了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网络教研得以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有效性。针对本研究揭露的中小学网络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为提高中小学网络教研的质量提出了尝试性改善策略,即强化教研主导方的作用,更新教师网络教研观念,创设网络教研技术条件,加强教研资源平台建设,形成网络教研亚文化,完善配套网络教研制度这五个角度提出了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