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开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根据冬季蓄能热泵运行特点对系统进行改进:分析了在稳态情况下系统的特性和影响供暖量、COP值的因素。同时以北京、西安、兰州三个典型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对一整天热泵循环的蓄能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为了弄清系统装置内部运行的薄弱环节,还对制冷、热泵系统分别做(火用)损失计算与比较和全年经济性分析。 研究中发现冬季热泵循环效率高于夏季制冷循环;热泵运行时可为建筑提供一定的采暖和加湿需求;性能也较为稳定。制冷循环的(火用)效率高于热泵循环;而且两循环(火用)损失分布大体一致:其中发生器、吸收器、太阳能集热器的损失占了整个循环能量损失的绝大部分。同时由经济性分析可知对于利用太阳能的系统,本套装置的投资回收期是符合要求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集热板的影响,热泵系统夜间供热量还略显不足,特别是在寒冷地区,需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系统热泵运行时还必须有10℃以上的低温水源可供利用;发生器、吸收器的(火用)损失较大,需要进行装置的优化设计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参数和能量利用率;将此套系统与常规的溴化锂水吸收式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比较可知,系统的造价偏高,民用不太经济,努力减小太阳能集热板面积是降低系统费用的一个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