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件疲劳性能及其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的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性能是焊接结构件的重要性能指标,焊接结构件的疲劳寿命是评价该结构件焊接工艺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决定性因素。疲劳实验是得到焊接结构件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的最佳方法,但是其耗时、高成本的特点决定了该方法无法被频繁的应用于结构件疲劳设计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避免了实验法耗时、高成本的缺点,虽然所有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精度上与实验法比较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失,但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工程设计中依然举足轻重。本文建立了焊接接头晶粒集合体的微观模型,并基于该微观模型通过场强法和能量法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取得如下创新性结果:1、借助电子显微照片(EBSD),图像处理技术和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包含焊接接头母材区(BM),焊缝区(WM),热影响区(HAZ)的晶粒集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而且考虑了晶界的几何模型及晶界的力学本构模型。与实际焊接接头的晶粒分布比较发现,本文建立的晶粒集合体三维模型能很好的表达焊接接头的晶粒尺寸及晶粒分布。2、基于本文建立的晶粒集合体三维模型,对焊接接头进行瞬态弹塑性变形分析。发现,应力和应变较大值出现在热影响区、焊缝区、母材区与热影响区的交界处。造成母材区边缘、热影响区、焊缝区的晶粒内出现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有:晶粒粗大,粗大晶粒内部较其他晶粒承受更大的载荷,所以更容易出现应力集中;晶粒畸变,不规则的晶粒形状会直接导致晶粒内的几何应力集中。造成母材区、热影响区、焊缝区的晶界内出现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有:晶界形状不规则,与晶粒形状不规则容易形成应力集中一样,晶界形状不规则同样会使晶界在几何上产生微观应力集中;多个晶界交汇,当多个晶界交汇于一个点,导致晶界承受更多的载荷。Q345B低合金高强度钢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的裂纹萌生于母材与热影响区交汇的晶粒粗大处,且沿着与载荷平行的方向起裂。3、本文认为场强法中的疲劳破坏区域是材料的塑性变形区,并基于晶粒集合体微观模型应用场强法估算了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与能量法和实验数据对比发现,本文的假设既不失计算精度又有利于计算的便捷性,也从侧面印证了疲劳裂纹萌生、扩展与塑性变形的直接相关性。应用四点关联法对Q345B的材料参数进行计算,并应用到能量法的计算过程中,与场强法和实验结果对比发现,能量法计算精度高而且计算成本较低。4、低幅值的载荷下,能量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法结果更接近,高幅值载荷下,场强法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验法的结果。综合来看,能量法的计算结果更保守,且能量法的计算过程更便捷。
其他文献
套管的安全依赖于套管外载的准确计算,多年来在常规的套管设计中都是以固井前井眼的静液柱压力或上覆岩层压力作为套管外载,没有考虑复杂地应力的作用。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
全电飞机是飞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起落架的全电收放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无人机事业,为起落架全电收放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由于航空产品具有
移动机器人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机器人自定位是实现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等任务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以自主研发的足球机器人为平台,在基于全向视觉系统的前提下,对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的工业自动化在技术上将朝着结构设计简单化、标准化,控制智能化,运动精确化的方向发展。物料自动输送小车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非常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增长以及老龄人口比重的持续增大,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和护理方面的需求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满足老龄人口的医疗需求并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2月8日中午12点,西安“小汤山”医院项目现场急需6个电焊工.一声令下,八方集结,十一建集团钉钉群消息发出后,安装公司各个工程部积极响应,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从设备安装公司
期刊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较大优势的传统产业,但是我国中药的生产长期以来采用比较传统的生产方式,无论生产工艺和设备、还是质量控制和自动化水平都比较落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医药自动
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零部件,其动叶枞树型轮槽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材料去除量大,尤其是半精铣刀消耗量大,刀具成本较高。目前,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状态和更换,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判断,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刀具成本。因此,开发一套铣削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系统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轮槽铣削过程中的半精刀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流、电压传感器和ARM单片机系统,开发了基于机床主轴电机功率信号的铣
汽车轻量化对于汽车节能、降低排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界争相追逐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某自主品牌12M全承载式长途客车车身模型为研究对象,在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