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值的变化,监测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病例均予以西药常规治疗,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0.5 mg tid,治疗组则按照辨证施治,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阂值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对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②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血脂的影响: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都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⑤对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的影响: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⑥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不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高凝状态,进而明显降低患者周围神经的电流感觉闽值,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