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丹参抗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k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NLRP3炎症小体通路为靶标,探讨丹参靶向NLRP3炎症小体的活性成分,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和靶点,阐明丹参抗炎物质基础和具体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体内评价丹参活性成分对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性疾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脓毒血症和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治疗作用,探讨丹参作为NLRP3炎症小体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可能性和安全性,为抗炎药物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首先构建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细胞模型,筛选出丹参中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性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采用细胞水平和动物整体水平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靶向NLRP3炎症小体抗炎效应的分子机制。在细胞水平上以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和人源巨噬细胞THP-1为载体,构建经典和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NLRC4炎症小体以及AIM2炎症小体活化模型。拟从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多个节点分析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其激活的影响,逐步锁定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影响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作用方式,观察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不同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丹参有效成分分别处理BMDMs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明确丹参各有效成分的安全范围;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caspase-1 p20、IL-1βp17和裂解液中pro-caspase-1和pro-IL-1β、NLRP3、ASC蛋白表达;生物发光法检测caspase-1的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IL-1β、TNF-a的含量;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释放,评价隐丹参酮对NLRP3炎症小体活化后细胞焦亡的影响;通过蛋白寡聚化偶联剂DSS(Disuccinimidyl suberate,双琥珀酰亚胺辛二酸酯)交联分析,免疫印迹检测寡聚化的ASC多聚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细胞内K+。FLIPRT Tetra高通量实时荧光检测分析系统(Molecular Devices,美国)测量细胞内Ca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的产生。在动物整体水平上验证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NLRP3炎症小体的抑制作用。构建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LPS诱导的脓毒血症C57BL/6J小鼠模型:首先观察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然后观察丹参主要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干预后小鼠的一般状态,用ELISA测定了血清和腹腔灌洗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腹腔液中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构建MCD饮食诱导NASH小鼠模型:观察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小鼠生存状态和体重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免疫细胞Th17/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A水平;采用HE、天狼星红、马松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qRT-PCR法测定肝组织α-SMA、Col1a1、IL-1β、NLRP3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pro-caspase-1,caspase-1 p20蛋白表达。结果: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筛选发现丹参中多种成分能显著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综合考虑选取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进行下一步研究。以nigericin和ATP为NLRP3炎症小体诱导剂时,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在无细胞毒性情况下能下调BMDMs细胞上清caspase-1 p20和IL-1β的表达(P<0.05),但对细胞裂解液中pro-IL-1β和NLRP3、ASC、pro-caspase-1蛋白表达几乎无影响。进一步的探究发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都能够抑制nigericin、ATP、SiO2、poly(I:C)诱导的经典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以及抑制胞内转染LPS诱导的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引起的细胞上清中caspase-1 p20、IL-1βp17蛋白的表达(P<0.05),而对poly(dA:dT)活化的AIM2炎症小体,沙门氏菌活化的NLRC4炎症小体的激活引起的caspase-1 p20、IL-1βp17蛋白的表达无影响(P>0.05)。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预处理(priming)信号和活化信号。在LPS之前或之后加入隐丹参酮,对LPS预处理信号导致的TNF-α产生以及pro-IL-1β,NLRP3的表达没有影响,提示在本研究确定的剂量范围内隐丹参酮特异性的影响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不影响NF-κB信号通路。而与之不同的是,LPS之前加入丹参酮Ⅰ,对LPS预处理信号导致的pro-IL-1β、TNF-α表达有下调作用,提示丹参酮Ⅰ对NF-κB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能抑制经典和非经典NLRP3炎症小体ASC寡聚化,但对NLRC4,AIM2炎症小体ASC寡聚化作用无影响,说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对NLRP3炎症小体组装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对NLRP3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K+外流无影响。而隐丹参酮可以降低NLRP3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且呈剂量依赖性。隐丹参酮还可以降低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细胞内mtROS的产生。在动物整体水平上,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NLRP3炎症小体均有抑制作用。在LPS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模型实验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降低了LPS诱导脓毒血症模型小鼠的死亡率,确定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下一步实验的给药剂量均为20mg/kg。在LPS诱导脓毒血症小鼠模型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降低了LPS诱导的血清和腹腔液中IL-1β的升高,而对TNF-α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降低了腹腔液中炎性细胞F4/80、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从而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在MCD饮食诱导NASH小鼠模型实验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能改善模型小鼠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干预组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脂肪空泡、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血清中ALT、AST水平降低(P<0.01)。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对肝损伤有改善作用。隐丹参酮干预组较模型组肝组织α-SMA、Col1a1、IL-1β、NLRP3 mRNA的表达下调(P<0.01),肝组织中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IL-17A蛋白含量降低,全血免疫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7比例显著性降低(P<0.01),而Treg调节细胞比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能特异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隐丹参酮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过程中炎症小体的组装、钙离子流动以及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等发挥抗炎作用,而丹参酮Ⅰ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来发挥抗炎作用。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均可通过它们的抗炎活性,发挥对脓毒血症小鼠和MCD饮食诱导的NASH小鼠的保护作用。综上,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是丹参靶向NLRP3炎症小体的抗炎活性成分,并对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性疾病具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丹参的抗炎物质基础和具体机制,为丹参临床运用提供更为扎实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由中医理论研究、网络药理研究、生物信息研究、临床试验研究四部分组成,将“气络-血络”进展理论应用于儿童哮喘的临床证治思路;运用网络药理学对导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经验方——新加减定喘汤进行分析,推断新加减定喘汤治疗儿童哮喘的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生物信息研究手段,预测儿童哮喘的免疫炎症浸润特征及预后;结合临床病例观察、数据收集、标本分析,对新加减定喘汤结合西医疗法与单纯西医治疗手段之
学位
目的:本课题首先要探究鼻炎通窍散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其次,由于鼻炎通窍散中含有多味辛味药物,而辛味药与辣椒素相似,具有激活TRPVI通路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挖掘鼻炎通窍散和辣椒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共同靶点和信号通路,以探究鼻炎通窍散与辣椒素共同作用于变应性鼻炎的药理机制。最后,基于辣椒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1)探索ATP-P2X7介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抑郁调控作用;(2)明确电针“足三里”的抗抑郁作用;(3)明确ATP-P2X7介导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电针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分别选用不同年龄(12d和25d)和不同种属(SD大鼠和C57/BL6J小鼠)的动物,制备急性海马脑片,并在不同浓度ATP及相关酶溶液中孵育1h,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在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