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C/S模式加单播方式来推送媒体流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由于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的限制。往往造成系统瓶颈。在有限的带宽实现高质量的音频、视频文件的传输。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P2P的传输方式。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意义是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其核心思想就是把P2P技术应用于实时流媒体数据的分发中去,把网络层的组播功能转移到应用层实现,充分有效地利用各个节点的资源。P2P流媒体的应用也是在P2P文件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用户在互联网上观看视频流媒体,按照以前的技术是用户从服务器端下载了一段,然后用户的电脑上再播放一段,用户只能从服务器端下载资源,而P2P流媒体的应用,使用户在观看视频流媒体时,可以与同时在观看该视频的用户之间进行资源利用,用户可以从这些用户中同时下载该视频,这比过去只能从服务器端下载,明显在效率与速度上要快许多。大多数现有的P2P直播系统采用了基于Chunk的设计。一个视频被分割成许多Chunk。网络中的节点,即Peer利用自己的带宽,在有相同需求的Peer之间上传和下载Chunk。本文将首先介绍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发展,优点和关键技术,在建立P2P流媒体直播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P2P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原理,使读者进一步熟悉P2P系统。然后将从缓存策略的角度对P2P进行分析。在P2P系统中每一个Peer都有一个缓存,缓存中储存着将要播放的Chunk。这个缓存的大小关系着播放延迟和播放流畅度。大的缓存意味着比较好的播放流畅度而播放延迟也相应的会大。当播放流畅度的要求是一定的时候,有必要使用较小的缓存。现在已经有许多关于缓存策略的研究。比如说稀少优先级策略和贪婪优先级策略,两者各有优缺点。而混合策略是将两者的优点结合,综合表现比两者要好。已经有人对这种策略进行建模分析,但是模型比较简单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到真实的网络条件,真实的网络带宽很有可能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不一定能满足所有Peer要求下载Chunk的请求。我们将针对原有模型的不足,经过分析在带宽限制条件的网络环境下,建立一个新的模型,重新计算在新的模型中各个Chunk选择策略和播放流畅度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经过数学推导得出了在播放流畅度为一定的情况下,计算每个Peer最小缓存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结论。根据仿真的图,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出这些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数学表达式和仿真结果我们得到了在播放流畅度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最小缓存大小的方法的几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