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和问责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经营的环境愈发复杂,群体决策因其集合多人智慧及经验,以及存在的普遍性,相关研究甚多。社会动机是群体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群体决策中社会动机的研究基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即群体中虽然存在合作动机或者利己动机,但群体内部成员均持有相同的动机。而现实的群体决策情境中群体内部也可能持有不同的社会动机。故本研究主要探讨群体内不同类型社会动机对群体决策的影响,并根据结果,进一步考察“问责”对于改善群体决策质量的有效性。本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均为被试间实验,采用隐藏文档范式。实验一考察不同类型社会动机对群体交互过程和决策质量的影响。实验以3人小组形式进行,不同类型社会动机包括全部合作动机、多数合作动机、全部利己动机、多数利己动机。实验二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加入问责条件,探讨问责(过程问责、结果问责、对照组)是否会提升群体决策交互过程中的信息提及比例和决策质量正确率。实验一结果表明(1)群体成员全部持有相同动机条件下群体决策的信息提及比例(尤其是非共享信息提及比例)和决策质量正确率显著高于群体成员多数持有相同动机组。(2)合作动机驱动群体的信息提及比例(尤其是非共享信息提及比例)和决策质量正确率显著高于利己动机驱动群体。(3)全部合作动机驱动下信息提及比例最多,决策质量最好,其次是多数合作动机驱动条件,第三是多数利己动机驱动条件,全部利己动机驱动条件下信息分享最少,决策质量最差。实验二结果表明:(1)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均有效的提升了信息提及比例和决策质量正确率;(2)多数利己条件下,两种问责方式的决策质量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全部利己条件下,两种问责方式的信息分享和决策质量均不存在差异。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群体内持合作动机者越多,群体决策的信息共享数量(尤其是非共享信息数量)越多,决策质量正确率越高。(2)过程问责和结果问责均能提升利己动机驱动群体和多数利己动机驱动群体的信息共享比例和决策质量正确率。
其他文献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培养高等素质人才的重担。其中,毕业生的诚信道德素质是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当前东北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也带来内生转变动力。东北三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高的相似性,需要发挥资源集聚效应,通过区域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时代背景,企业经营者有必要调整思路,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民意识作为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内在精神动力,鉴于公民意识的欠缺阻碍着中国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
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和事权不匹配,公路受益税在公路建养项目中的一次分配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公路建养财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交通基础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区域协同发展。尤其是在电商逐步向农村地区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建养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了阻碍其在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受益于公路的增值税为基础考虑因素,借鉴“因素法”进行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的方法,提出以公路建养支出百分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拆迁随处可见,由房屋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加剧。由拆迁所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也时有发生。2009年发生的四川唐福珍自焚事件引发了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食管癌临床病理流行特点及与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1例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541例食管癌患者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硬件计算力的提升,近几年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面向不同任务通过训练从数
为确定蓟运河故道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开展土壤萌发试验并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①土壤物种呈3个聚类组,聚类组1分布在土壤含水率为50%~100
虽然经过"十一五"阶段的治理,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形势依然严峻,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仍然是目前我国水环境领域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根据长期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