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与腔场的纠缠演化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纠缠近年来已受到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双原子和双模腔场的相互作用系统,讨论了量子干涉以及腔场耦合作用对原子获得纠缠的影响。   首先,本文考察了量子干涉对原子和光场间纠缠交换的影响。通过将两原子分别捕获到两个遥远的由双模压缩真空场驱动的高品质光腔中,研究了双原子通过单光子或双光子相互作用从双模关联场获得纠缠的规律。结果表明跃迁通道间的量子干涉使得双原子可获得的最大纠缠与原子和光场的初态都相关。在适当的条件下纠缠交换效率可明显提高。   其次,本文研究了耦合光腔中原子纠缠的演化。考虑两个耦合的光腔,其中每个腔中分别有一个原子且每个原子只和相应的腔模发生单光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原子间可获得的最大纠缠度并不依赖于腔场间耦合的强弱,但是原子产生最大纠缠度的周期会随着耦合的增强而变小。同时腔场间耦合的存在对由光场到原子的纠缠传递有较明显影响。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双原子获得纠缠的能力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2000年以来随着纳米材料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制备出了碳纳米管材料,并发现其具有许多优异的电磁,机械,化学特性,有望应用于无线纳米互连,THz辐射源和太阳能电
中央电台17套广播频率及央广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全程投入两会报道,综合运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网络、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对两会进行全面深
量子纠缠是最基本的量子通讯和计算资源。多体纠缠的产生成为量子信息科学的一种基本研究,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这篇论文考虑了几种新方法,利用腔量子电动力学来产生可扩展的多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信息化世纪,信息化革命是继工业革命、电子革命后的第三大科技革命,信息化发展的主题是速度、质量,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信息总是以各种网络的形式传播出去,
针对双足机器人步行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基于生物学启发原理,提出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与稳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层次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法.分析机器人的步行运动,给出双足
本文主要研究了Rosenberg问题和Kepler方程的对称性与守恒量,以及其它约束力学系统的Mei对称性导致的新型守恒量。首先,研究Rosenberg问题的对称性与守恒量,建立Rosenberg问
异向介质作为当前电磁学、光学及材料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构参数决定了媒质的电磁特性,因此准确获取本构参数,对于描述和评估异向介质的电磁特性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异向介质的构造及在入射电磁波作用下的电磁响应特性。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对出现负磁导率和负介电常数的物理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其次,论文详细分析了金属细线(Rod)和开口谐振环(S
本论文介绍了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俄歇电子能谱仪的安装和调试;EMU50高分辨能谱仪的拆装调试工作以及He的非弹性X射线散射研究工作。   在第一章中,主
标准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可以解释大多数对撞机上的实验测量结果,但某些实验现象却无法解释(例如中微子震荡、暗物质的本质等问题),而且它所预言的Higgs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具备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力,具有多能性(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增殖)。最近的实验[Nature463,(20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