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立足于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基本病机特点,以薄型子宫内膜典型症状-月经过少作为切入点,结合肾虚血瘀的证候特点,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1)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共60例,予以补肾活血中药治疗,以补肾活血法立方。方药为导师经验方,方药组成:熟地15g,赤芍15g,当归10g,川芎6g,桃仁6g,红花6g,旱莲草20g,女贞子10g,山茱萸15g,巴戟天20g,淫羊藿15g,紫河车15g,牛膝15g,地鳖虫10g。服药方法:由煎药机水煎,每剂真空包装成2袋,每袋100ml,1次1袋,每日2次,月经第8天开始服用,连服21天,经期停服,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妊娠者,则停止后续用药,否则继续下一疗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1)月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主要包括月经的量、色、质及经期,○1经量评分:月经量正常(>20ml),得分0分;经量减少1/3或<10ml,得分1分;经量减少2/3得2分,点滴即净得3分;○2经色评分:色鲜红得0分,暗红色得1分,黑褐色得2分;○3经质评分:质稀无血块得0分,小血块得1分,较大血块得2分;○4经期评分:经期3~7天得0分,经期2~3天得1分,经期不足2天得2分。(2)中医症状评分:肾虚血瘀症状评分主要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刺痛、性欲减退等症状进行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偶尔,2分为经常,3分为持续不缓解。(3)子宫内膜厚度测量: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在黄体前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查地点为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门诊B超室。(4)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自月经第8~11天起行B超卵泡监测,当卵泡直径达18mm及以上时,在两侧子宫峡部子宫动脉血流信号最明显处,选取最佳切面获取并求出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测量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5)血清雌二醇水平测量: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月经第2~4天早上8~10点空腹抽血测定雌二醇水平。(6)临床疗效,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无效:黄体前期子宫内膜厚度<7mm,相比治疗前月经量无改善,临床症状无变化。○2有效:黄体黄体前期子宫内膜厚度≥7mm,相比治疗前月经量有改善,临床症状减轻。○3显效:黄体前期子宫内膜厚度≥8mm,相比治疗前月经量明显增多,临床症状改善明显。○4痊愈:黄体前期子宫内膜厚度≥9mm,月经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果:(1)本研究共有60例患者完成临床治疗,60例患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4岁,平均年龄(34.33±5.62)岁,其中20~25岁5人,26~30岁11人,31~35岁16人,36~40岁19人,41~45岁9人。60例患者病程均在2~20月,平均病程10.7±4.76月,其中病程2~5月9人,6~10月23人,11~15月15人,16~20月13人。(2)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后60例患者月经量、色、质、经期及月经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刺痛、经色暗有血块、性欲减退等症状明显改善,症状总分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60例患者在治疗前黄体前期(最大卵泡直径≥18mm时)子宫内膜厚度为5.54±0.58mm,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49±0.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0例患者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其中对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后,患者基础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0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1)补肾活血法能够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月经量、色、质和经期情况;(2)补肾活血法能够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刺痛、月经色暗夹血块、性欲减退等临床症状;(3)补肾活血法能够明显增加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4)补肾活血法能够明显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状态,降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5)补肾活血法能够明显提高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基础血清雌二醇水平;(6)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7)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法能够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患者月经量,并且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提高基础血清雌二醇水平,但由于本研究缺乏对照组,未考虑到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同时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缺乏远期临床疗效观察。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可优化研究设计方案,加强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更加科学化的评估补肾活血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合并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