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水平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并且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和时间的保障;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健身计划》等一系列促进休闲体育发展的重大政策陆续出台,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休闲体育中去;而高校教师作为从事教育、科研的脑力劳动者,既是科学技术的传播者也是实践者,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在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下,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在校学生成倍增加,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在此情况之下,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重担显得更加沉重,工作的负荷也随之加大,则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和保障,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承担起新形势下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文以河南省高校教师的休闲体育行为以及差异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教师的休闲行为特征以及休闲体育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解高校教师的闲暇时间状况及休闲方式,揭示不同背景下高校教师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差异性,找出制约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河南省高校教师的闲暇时间较少,集中表现在1-2小时之间;休闲活动的项目呈现多元化,其中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人数较多,其次便是参加家庭活动、提高业务水平、看报纸、上网等休闲方式;参与休闲行为的动机以提高自身素质、放松自己,调节心情、增进家人感情为主。(2)河南省高校教师具有相关的休闲体育知识水平;同时,对休闲体育的需求程度较高,有86.5%的高校教师表明在其日常生活中需要休闲体育的存在。(3)虽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人数较多,但是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较少,只有56.1%的高校教师符合;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月收入、闲暇时间的高校教师在参与程度上存在差异。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得知,高校教师认为阻碍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因素有:工作压力大,缺乏时间、缺乏兴趣爱好、没有运动技能/术,没有良好的休闲体育氛围、经济条件不足等。(4)河南省高校教师在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上有41.8%的高校教师选择增强体质,保持体形;时长方面较为集中在30-60分钟;频率方面有53.7%的高校教师选择每周3-4次;强度方面有77.4%的高校教师选择适中程度;项目上多以健步走、游泳、跑步为主,参与形式上以家人和朋友为主;对场所的选择上表现出免费性和就近性;消费额度在1000元以下的居多;消费内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其次便是参与性消费。(5)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月收入的高校教师在参与休闲体育行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6)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消费品价格过高、经济能力有限、体育场地设施不齐全、闲暇时间较少、没有合适的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