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没有语言,何谈文化?在跨文化学习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不仅在进行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同时,更是随时随地接受着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以及其意识形态的传播,这就凸显了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意识形态教育绝对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相反,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无不对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特别的关注和重视。不论有没有公开承认过,但是各国都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内容,并将其上升为国家主权的高度来对待。
因此,在跨文化学习背景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全球化趋势下,该怎样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与我国社会主义主旋律相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近年来大量西方社会思想家所诉求的“普世”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华言论,都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对跨文化学习背景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需要我们立足于跨文化学习的开放性特点,对传统意识形态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现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点,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让青年大学生在跨文化学习的环境中将语言学好的同时,提高其自身政治思想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