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计算中多种代码迁移模式的集成与优化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资源受限、用户移动、环境异构、计算分布为特征的普及计算环境已逐步形成,而普及计算环境对软件而言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如用户的移动、设备的增减、网络的通断等)的运行环境。然而,传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框架主要针对稳定的分布式系统,已不能满足普及计算对软件的新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软件技术,它能运行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感知环境的变化,动态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从而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更优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代码迁移技术被普遍认为适合普及计算新环境的要求,不过,目前大多数项目应用的只是移动代理(MA)这单一的迁移模式。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合普及计算新环境复杂多变和移动不稳定的要求。 针对单一迁移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以策略为基础的多种代码迁移模式的集成模型。迁移代码和迁移策略的分离对于减少代码迁移的控制的复杂性,促使基于移动代码的服务模型、运行配置和维护的迅速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分离的概念,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策略的动态代码迁移管理框架,采用策略机制根据环境状态选择最佳交互模式,并给出了制定策略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此外,本文研究了一个基于反射式的迁移控制方法并比较策略与基于反射式的编程解决方案,指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和结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分析普及计算新环境的特征,以及代码迁移技术和策略机制在普及计算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框架,提出了多种代码迁移模式的集成模型。然后分析模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提出了策略树和组件库等模块的构造存储原理,分析了模型的的运行过程以及在使用单个迁移模式的模型中,组件的执行和迁移过程。 2.指出在多种迁移模式集成的方法中,策略机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介绍了利用Java的序列化和类装载机制实现模型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组件的具体迁移过程。然后在MA系统SOMA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以策略机制为基础的新系统。讨论了策略机制与SOMA相结合的方法,以及需要对SOMA系统作的扩展和接口类设计。 3.分别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分析了多种迁移模式的性能及其使用环境。将迁移环境中的条件参数公式化,分析了运用环境参数对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的具体方法。运用比较结果选择策略的方法,对理想网络环境中各迁移模式的性能和消耗能源的进行比较。 4.结合智能病房的实例,给出了利用集成模型实现灵活选择迁移模式的智能病房系统的方法,并分析在实例中策略的运用机制,然后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一个使用任务进行各模式间的比较。最后验证了多种代码迁移模式集成与选择优化的可行性。 5.结合旅行导游助理的实例,给出了以新系统和反射式为基础的方法实现系统的运作,并比较两种方法实现的导游助理系统并进行性能的评估和比较。
其他文献
在网格环境中,特别是以服务提供和资源管理为基础的城市网格中,服务调度非常重要,决定了整个网格的工作效率。然而,网格环境中的资源的动态性决定了它难以被监控,自治性又决定了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及工业界的一个研究和应用热点。手持移动计算,更是充分满足了人们以“5A”方式
P2P网络现在已经相当流行,目前提出了很多种P2P协议,且多数是基于分布式hash表(DHT)的结构,有些也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如基于Tapestry[19][20]的Oceanstore,基于Kademlia
在金融领域,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的主流,同时这也为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开放式基金风险的计量与预测,对风险的准确计量与预测无论是对投资者、基金运营机构还
并发控制策略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数据库系统性能的优劣,因此在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并发控制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一方面,事务由于结合了时间限制
随着GIS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产生、使用了大量空间数据,这些空间数据的生产成本普遍较高,然而各GIS主流厂家都采用自己封闭的空间数据格式,这些数据使用不同的数据模
E-Learning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在线学习方式,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逐渐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某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例如存在数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软件作为计算机的灵魂,作为一种产品,其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由此产生
实时布料模拟是当前图形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有很多学者在积极地探索。早期的布料模拟采用纯几何模型,纯几何模型的优点是简单快速,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仅仅能适用一些特殊情况,并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Internet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计算环境不同于传统的分布式计算环境,有着鲜明的特点:移动性、频繁断连性、资源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