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浸润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于结肠癌患者而言,淋巴管浸润与预后密切相关,但分期方法如.AJCC的TNM分期中并未对其详细归纳。本研究将评估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着重研究淋巴管浸润,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于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存档的结肠癌患者582名,Ⅱ期患者333名,Ⅲ期患者249名,所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且病理资料完整的患者纳入研究。统计与Ⅱ/Ⅲ期结肠癌相关的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对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诊断模型。明确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对淋巴结检取数充足和不足的患者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相关的诊断模型后,将已知的对预后有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带入模型,通过计算各模型的AIC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校验组成诊断模型的各构成因素。对Ⅱ/Ⅲ两期患者的诊断模型分别计算其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各分期系统的同质性、单调性、和判别力。以明确淋巴管浸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协同对预后的影响。最终我们根据以上结果得到适用于根治术后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模型系统,并了解淋巴管浸润在患者预后中所起作用。   结果:   淋巴管浸润在Ⅱ/Ⅲ期患者预后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其对Ⅱ期与Ⅲ期淋巴结检取数不足患者的预后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而无论期别,存在淋巴管浸润的患者复发及异时性转移的风险大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结论:   淋巴管浸润是一项预测预后极有潜力的指标,其对于结肠癌患者而言可以在淋巴结捡取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起作用。且在患者预后的预测方面结合现有分期系统比单纯应用TNM分期系统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