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检测支气管动脉的走形、特征及变异;分析支气管动脉与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总结肺癌的供血特点。为日后鉴别肺部良恶性疾病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使用GE Bright speed16层CT增强扫描119例患者,根据最终诊断分为七组为正常组、慢性感染组;肺结核组;左侧中央型肺癌组;右侧中央型肺癌组;左侧周围型肺癌组;右侧周围型肺癌组;通过GE Avantage Workstation4.4后处理工作站对薄层图像进行观察和后处理。记录每侧的支气管动脉的数量、开口部位、共干情况及异位的支气管动脉;放大图像,测量支气管走形区域的支气管动脉内径平均值,对恶性肿块大小进行测量,观察恶性肿块供血血管与支气管动脉的关系,记录进入肿瘤的支气管动脉。进行支气管动脉直径组内和组间的统计学分析,对患侧支气管动脉直径与肺部肿块的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左右支气管动脉数量:左1支右1支,84%,左1支右2支,6%,左2支右1支,7%,左3支右1支,0.8%。左侧支气管动脉来源:降主动脉前壁,约占78%;主动脉弓,占5%;降主动脉左侧壁,约占6%;少数来源于右侧肋间动脉。右侧支气管动脉来源:来源降主动脉右侧壁的右肋间动脉,占72%,降主动脉前壁,占20%,少数来源于右侧壁。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大部分发于前壁,少部分发于右肋间动脉。2)、正常组、慢性感染组、肺结核组,两侧支气管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中央型肺癌、右侧中央型肺癌、右侧周围型肺癌组的患侧支气管动脉直径大于对侧支气管动脉直径并有统计学意义;左侧周围型肺癌组两侧支气管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肺癌侧支气管动脉直径分别大与正常组同侧支气管动脉直径并有统计学意义;3)、中央型肺癌患侧支气管动脉直径与肿块平均直径呈正相关性;周围型肺癌患侧支气管动脉直径与肿块平均直径无相关性。 结论:MSCT支气管动脉成像安全、无创、快速,通过后处理技术可较好的显示支气管动脉,能较好的观察肺内疾病的血供来源,为肺癌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支气管动脉参与了中央型肺癌的血供,周围型肺癌血供可能存在多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