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3MnNiMoR属于中温中压压力容器用钢,为可焊接细晶结构钢,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高压锅炉汽包、核能容器及其它耐高压容器和管道等。本文就厚规格13MnNiMoR钢板的化学成分优化、生产工艺、微观组织及性能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终在实验室获得了满足国标GB713-2014要求的原型钢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热力学软件计算了 13MnNiMoR钢中平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MnNiMoR属于中温中压压力容器用钢,为可焊接细晶结构钢,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高压锅炉汽包、核能容器及其它耐高压容器和管道等。本文就厚规格13MnNiMoR钢板的化学成分优化、生产工艺、微观组织及性能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终在实验室获得了满足国标GB713-2014要求的原型钢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热力学软件计算了 13MnNiMoR钢中平衡态析出相,分析了关键合金元素含量变化对析出物的影响规律;同时借助JMatPro软件对钢板的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最终获得了该钢优化的化学成分为(质量百分比):0.12%C、0.30%Si、1.38%Mn、0.28%Cr、0.80%Ni、0.37%Mo、0.018%Nb。(2)在相变仪上利用膨胀法测得了该钢种的静态CCT曲线和焊接热影响区SH-CCT曲线,分析了不同冷却速率对试验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在0.25~2℃/s范围内可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该冷速范围内钢的硬度最高为270HV;在焊接热影响区冷却速率低于20℃(即t8/3>20s)时,得到的组织为部分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其最高硬度为366HV。(3)通过热模拟单道次压缩实验获得了 13MnNiMoR钢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了变形条件对动态再结晶和流变应力的影响规律,回归得到了该钢的流变应力方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以及变形量越大时,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未再结晶区轧制变形可选择在850~900℃时进行。(4)通过实验室模拟热轧及热处理实验,研究了正火及回火两个关键工艺参数对该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厚度33mm的13MnNiMoR钢板(对应相同压缩比厚度为105mm的钢板),制定了合理的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参数。此时,试验钢为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组织,综合性能最佳,其室温屈服强度为475MPa,抗拉强度为670MPa,延伸率为24.6%,0℃冲击功为69J。在高温(<400℃)下,其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国标GB713-2014 的要求。
其他文献
潜液泵系统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卸载系统中典型的多领域复杂系统,涉及到液压、机械、控制等多个领域,该系统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多领域之间的耦合关系。潜液泵系统的动态特性直接反映了工作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采用多领域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对潜液泵系统进行分析与优化,对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尤为重要。另外,潜液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指标经常高于实际需求,长期偏工况运行,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针对以上问题,为确保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弹性模量、热稳定性、耐磨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轻量化高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导热等性能,将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应用到铝复合材料中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文中研究了石墨烯的化学镀镍工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制备出表面粘附Ni金属纳米颗
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具备优异的性能,与传统含镍奥氏体不锈钢相比,不仅能够满足高强、高韧、高耐蚀以及无磁等工程应用要求,而且因加入大量的氮替代镍而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因不含人体致敏的镍元素,也使其成为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节约型不锈钢,对其力学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18Cr-16Mn-2Mo-0.85N和19Cr-16Mn-2Mo-0.49N
由于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工控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同时其复杂度也随之增加,伴随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整个系统也逐渐出现大型化、连续化及智能化的特点。对于这种庞大的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随着传感器和工业现场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过程的视频信息得到了大量积累,所以基于视频数据的工业过程故障诊断受到重视。同时随着镁行业的高速发展
从我国不锈钢高速发展的态势及镍资源极为匮乏的现状来看,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高性能节镍型铁素体不锈钢以替代部分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是保证我国不锈钢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方向,目前,SUS444铁素体不锈钢已在热水器、压力容器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代部分奥氏体不锈钢。但在使用中仍面临有非常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SUS444铁素体不锈钢中厚板存在室温及低温韧性差、脆性转变温度高等。针对这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废弃物的炭化还田已成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研究的热点。生物炭因其独特性质,具有良好的固碳减排效果,但是在石灰性潮土中探究生物炭与硝化抑制剂配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酶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研究秸秆炭化还田及其与硝化抑制剂配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理,能够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固碳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研究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聊城大学土壤生态环境教
磁致伸缩材料是一种可将能量进行转换的功能材料,它广泛应用于换能器、制动器等各个领域。Fe-Ga合金作为新型的磁致伸缩材料具有低饱和磁化场、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恶劣环境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多晶Fe-Ga合金而言,其磁致伸缩性能仍需改善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通过掺杂稀土可以改善Fe-Ga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但是稀土掺杂的作用机理并无定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Fe83Ga1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加剧,有效降低动力电池生产成本、提高电池质量是电池生产厂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环节长且复杂,如果生产物流系统节拍匹配失衡,将会导致电池一致性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物流系统存在的静态节拍失衡和动态节拍失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产调度和缓冲区配置的优化方法。基于Plant Simulation仿真环境构建锂离子
钴基合金由于其优秀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用于人工种植体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置换。Co-29Cr-6Mo-2Cu合金(文中简称为Co-2Cu)由于铜的加入具有很强的抗菌性,同时,铜的加入也改变了合金的机械性能。本文为了优化合金的加工工艺,研究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本构方程,绘制加工图,并研究了变形后显微组织,得出优化的加工范围,同时,比较了含铜与不含铜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的差异。为了研究铜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加剧,人们对环保和能源的重视不断加强,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降低车重可有效减少燃油消耗以及废气排放。淬火配分(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具有高强度和较高塑性的特点,能同时实现提高安全性和实现轻量化的目的,其室温组织是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其中马氏体组织保证了实验钢具有较高强度,而残余奥氏体保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