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吉白茶是在浙江省安吉县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发现的自然突变体茶树,其叶片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对安吉白茶叶片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安吉白茶叶片在阶段性返白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白期总氨基酸含量比绿期高2~3倍。本研究利用安吉白茶为材料,通过对其返白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分析,试图探明安吉白茶在白化期氨基酸含量呈现明显提高的分子机理。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建立了从富含多酚与多糖的茶树叶片中制备高质量总RNA的方法,即在传统Tri-Reagent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沉淀RNA时先加入1/2倍体积的高盐,再加入1/2倍体积的异丙醇,以除去茶多糖的干扰;同时使整个操作过程在低温环境下迅速连贯的进行,以防止褐化效应并减少RNA酶的污染。利用改良的方法所提取的茶树总RNA,经琼脂糖电泳鉴定,可见2条清晰的28sRNA和18sRNA谱带,且前者明显强于后者,表明RNA完整性好,无明显降解现象。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离安吉白茶白期叶与绿期叶差异表达基因,成功构建了安吉白茶白期叶与绿期叶的正、反向消减文库。从正反向消减文库中随机挑选160个阳性克隆,通过菌落PCR和斑点杂交技术进行鉴定,共获得80个差异表达明显的cDNA片段,其大小在200bp~800bp之间。将80个阳性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其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片段与光呼吸、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胁迫反应、糖代谢等多个代谢途径相关。其中,1-5基因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有83%的相似性。1-9基因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有90%的相似性。2-13基因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钙调热激蛋白具有94%的相似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3个基因在安吉白茶白期与绿期叶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5基因和1-9基因在白期叶片中表达水平较绿期高,2-13基因在绿期叶片中表达水平较白期高。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推测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是受钙调热激蛋白的调控,其茶氨酸与其它氨基酸在白期超常富集的原因可能是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过表达的结果。每年春茶早期,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钙调热激蛋白基因被抑制表达,而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得以超表达,从而促进了氨基酸及茶氨酸的生物合成,表现出白期叶片中氨基酸与茶氨酸的水平较高;而在春茶中、后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激活了钙调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促发了安吉白茶新陈代谢的改变,导致叶绿素生物合成加快,叶绿素含量上升,表现出叶片由幼嫩时的乳白色向绿色转变,而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导致氨基酸与茶氨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表现出绿期叶片中氨基酸水平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