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观汉记》是东汉人历时一百余年撰修的东汉当代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国史。曾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诸家后汉书都是在《东观汉记》的基础上撰修而成。但此书在流传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至元时已完全散佚,现见本为后人的辑佚本。历代对此书的研究比较少,多是在正史中对书名、卷数等稍加注解,偶有学术著作提及一二,如刘知几在《史通》中对其的评价。近代以来的研究也主要是围绕着辑佚,对它的作者、体例、内容等作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而对于其文献价值的研究还未深入。本文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东观汉记》的成书和流传过程,辑佚的成绩,及其文献价值等作综合的考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东观汉记》编撰考。《东观汉记》编撰规模庞大,历时一百余年,从明帝一直延续到东汉末,一大批东汉学者参与了此书的编撰。前人对《东观汉记》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编撰方面,本部分主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梳理,并针对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尚未论及的《东观汉记》编撰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东观汉记》原书散佚的情况下,对其编撰的系统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其体例、内容等都有很大帮助。第二部分,《东观汉记》流传考。本部分按时间顺序,对《东观汉记》的流传情况从东汉一直梳理到清代至今。并重点考察了其在流传过程中史学地位的变化。第三部分,《东观汉记》辑佚研究。《东观汉记》自隋唐时期出现散佚,至元已经完全亡佚。清代始有人对其辑佚。目前较为重要的辑佚本有三个,清姚之骃所辑《东观汉记》八卷,清四库馆臣所辑《东观汉记》二十四卷,今人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一书。辑佚本是现今我们了解《东观汉记》的重要途径。本部分对这三个主要的辑佚本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从而尽可能的反映原书面貌,为《东观汉记》的利用和研究提供更为可信的资料。第四部分,《东观汉记》的文献价值。《东观汉记》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价值上,也就是为后世提供了丰富、详实的东汉史料。对于《东观汉记》的文献价值,目前还没有专文进行系统论述。《东观汉记》是诸家后汉书撰修的基础。《东观汉记》中保存的丰富、详实、可信的原始材料,为东汉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在诸家后汉书大多散佚,东汉现存史料缺乏的情况下,《东观汉记》可以与记载东汉史实的传世史书,尤其是可与范晔《后汉书》互补互校,补充其存在的简、缺、漏等不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湖北黄梅采茶戏和黄梅戏音韵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共时描写法、比较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访谈人物、搜集资料、看视频听录音、进入剧团学习等方式,深入了
有的老人总在白天昏昏欲睡,看着电视就睡着,同时伴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这往往是老年睡眠障碍,与多种慢病有密切关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任庆国提醒,如果老年朋友有“一坐就睡”的情况,需要警惕是否有下述疾病。  心脏病 这属于老人常见且易患的疾病,慢性心脏病尤其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及肺源性心脏病等,造成大脑供血、供氧不足,伴随脑神经的活跃程度减弱,会导致患者出现白天嗜睡现象。  
期刊
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转换和创新创业的价值理念与能力。
秋天气候凉爽,人们的饮食量会不知不觉地增加,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的负担也会相应增加。此时,若不注意生活调理,就会造成脂肪肝的高发。而脂肪肝会合并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诱发或导致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当心悄悄袭来的脂肪肝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城市中年男性有58%的人体重超标,其中28%的人已经发生脂肪肝。脂肪肝起病隐匿,病程漫长,患者大多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
期刊
受众的收听“注意”既是一种传播现象,又是一种心理过程的状态,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适当运用到评论节目中,能帮助我们提高广播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本文对广播新闻评论过程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会上,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以“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创新发展“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在责任担当方面,田进副局长谈到了三点认识:一是关于社会责任担
姚女士在体检中查出肝功能异常,进一步复查后被确诊为肝硬化。姚女士十分不解,她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也没有什么病毒性肝炎,怎么就突然得了肝硬化呢?经过详细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引起她肝硬化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发展的。姚女士这才想起了,最近几次体检都显示肝功能有异常,但她并没有在意,现在悔不当初。  女性高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肝、乙肝倒是常听说,这个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什么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期刊
54岁的陈阿姨3年前被确诊为糖尿病,此后,她一直遵从医嘱,血糖控制得比较好。最近,陈阿姨总是在早上起床后头晕,测量空腹血糖后,发现比平时高出许多。她便到医院诊治,医生与陈阿姨交谈得知,最近几个月因为一些家庭琐事,陈阿姨总是在夜间频繁失眠。医生怀疑陈阿姨的早晨空腹血糖高与失眠有关,让她入院治疗。两周后,陈阿姨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空腹血糖高的症状有明显好转。  睡眠质量与血糖波动有关  郑州大学第二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