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诗风略论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末五代诗坛上,韩偓的诗歌别具特色。无论在思想情感上,还是在创作风格上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人们对他的两种诗风一直无法达成共识,总是各持其一。本文旨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生平遭际,对其诗歌进行论述,阐明他诗风的基本特质,并对其诗品、人品及其诗歌的地位给予客观的评价。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从韩偓人品和诗品的争议入手,尤其重视历来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并以之作为研究其诗作及风格的动机。   第一章,韩偓诗歌的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香奁集》主要从文本分析入手,认为《香奁集》中虽有淫邪的诗篇,但是主体部分却是抒发男女正常感情、表达某种情绪的借景抒情之作。其实艳情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有爱情也有爱欲,这本就是艳情诗的内涵,不能以此来评价诗人的道德高低。第二部分结合韩偓的政治经历将《韩翰林集》分为两个大主题:内廷诗和流寓诗。内廷诗主要抒写诗人以翰林学士身份进入政治核心后的内廷生活和与此同时接触到的政局变动。流寓诗标志韩偓诗歌内容的又一次转变,在流寓生活中,诗人开始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创作了描述战乱的唐末诗史和表明气节的诗篇。   第二章,韩偓诗风的基本特点。本章分为三大部分展现韩偓诗风的演变。前两部分集中论述韩偓诗风的基本特质--《香奁集》的绮丽多姿和清新婉丽;《韩翰林集》的沉挚悲楚和含蓄委曲。而实际上韩偓的两种诗风异中亦有同,因此第三部分具体分析:韩偓的诗风不断发展,各有特色,并集中体现其基本的创作风格,清丽、委婉。表现为诗歌中诗人一贯真挚的个性追求和孤独的主体形象。   第三章,韩偓诗风的成因。分为四部分来阐述韩偓各个阶段诗风形成的原因,探究韩偓诗风是如何由初成逐渐走向成熟。《香奁集》是晚唐社会风气的产物,香奁诗的产生与晚唐衰败的世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韩偓的自家身世又影响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即清澈婉丽的诗风,这是《香奁集》不同于一般艳情诗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韩偓的个人际遇使韩偓诗风又一次转变:政治生涯中典丽的诗风,随着被贬后流寓生活的开始染上了沉郁和悲楚,最后融为深婉委曲。   第四章兼论韩偓诗风的影响。简单介绍香奁体和其人格魅力对后世的影响,后世很多诗人创作时均学习化用其诗句,但韩偓其人在后代的接受几经波折。   总体上,韩偓逐步从艳体诗的影响中走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变单一香艳诗风为沉挚悲愤与清澈婉丽相融合的诗歌风格,体现了时代的共性与诗人的个性色彩。而这无疑具有转折性和代表性,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晚唐五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经常化、具体化,努力构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我市
前人对普通话疑问词系统早有研究,并且体系完整。相对于普通话来说,豫北方言的疑问词系统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先前的研究者对豫北方言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普方音系对比、方言特色词汇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纳博科夫是20世纪著名的俄裔美国作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流亡欧美时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在20世纪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既有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主
水稻无叶枕突变体的叶夹角较小,叶片直立,在培育叶片直立型水稻新品种中存在潜在价值。本研究对一个新的水稻无叶枕突变体oslg-h进行了鉴定、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oslg-h
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结合镶黄旗矿山资源
近些年来,中国汉办以及各民间组织派往泰国的汉语教师逐年增多,泰国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一股强烈的汉语学习热潮在泰国蔓延,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情况以及有关汉
近年来,海外新移民作家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关注。张翎凭借成就斐然的文学创作,成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与严歌苓、虹影并称为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三驾马车”,颇受研
本文是综合文献学、传记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叶稚斐其人其作进行的综合研究。   第一章是对叶稚斐生平和剧作的考证。论文结合族谱传记材料和相关曲学资料的记载,对周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