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负荷的急速增长,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微电网的发展,微电网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非计划孤岛效应是微电网并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频繁出现的孤岛效应不仅会对设备寿命产生危害,还有可能威胁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介绍了微电网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孤岛检测标准,孤岛检测模型及现有的孤岛检测方法,重点对孤岛检测主动法中的主动频率偏移法(AFD)和正反馈主动频率偏移法(AFDPF)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传统的AFD法,当施加的扰动注入到电网中时,受到总谐波失真(THD)的限制,它的检测盲区也就被决定了;且当所施加扰动信号引起的频率偏移方向与负载谐振频率偏移方向相反时,容易出现检测失败。针对传统主动频率偏移法的缺点,首先,对扰动波形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的电流扰动注入方法。与传统的AFD方法相比,采取新的扰动波形进行孤岛检测时,产生的总谐波失真量减小了30%,而且检测速度提高,改善了检测盲区。其次,把改进后的扰动波形应用到正反馈主动频率偏移法中,并根据具体偏移情况确定符合本地负载特性的方向,连续注入扰动信号量,提出了带判断负载性质的正反馈主动频率偏移法。该方法避免了负载性质对孤岛检测的影响,减少了系统的总谐波失真,且快速有效。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微电网并网系统正常运行时,扰动波形对系统的总谐波失真明显减少(减少近30%)。发生孤岛现象时,新方法能够快速判断负载性质,并施加与之相符的扰动信号,快速检测出孤岛现象,检测盲区小。